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日峰》
《登日峰》全文
清 / 魏禧   形式: 五言律诗

不见扶桑国,登临只此峰。

因之分画夜,直欲破鸿濛

树影群山外,烟浮万井中。

天风自吹息,未许白云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分画(fēn huà)的意思:分割和区分清楚,划分清楚边界。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鸿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浓厚,视线模糊。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万井(wàn jǐng)的意思:形容房屋众多,楼宇林立。

只此(zhī cǐ)的意思:只有这一个,仅此一次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登日峰》,是清代文学家魏禧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象,表达了对日峰独特景色的赞美和惊叹。首句“不见扶桑国”暗含了对远方神秘之地的想象,而“登临只此峰”则强调了眼前日峰的孤高与壮观。

“因之分画夜”描绘了日峰在夜晚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将天地分割,展现出其独特的光影效果。“直欲破鸿濛”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穿透云雾的气势,给人以壮丽之感。接下来,“树影群山外,烟浮万井中”描绘了山间的树影和炊烟,增添了画面的层次和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天风自吹息,未许白云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日峰傲然独立,不受天风白云的遮掩,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日峰的雄伟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作者介绍
魏禧

魏禧
朝代:清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明末清初散文家,与汪琬、侯方域并称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际瑞、弟礼合称宁都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岳维屏、彭任等合称易堂九子。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江西宁都人,明末诸生,明亡隐居翠微峰勺庭,人称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以文会友,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以图恢复。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迹,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著有《魏叔子文集》。 
猜你喜欢

赠虚己

溪边幽树好烟霞,别后春风几度花。

梦忆一岩红薜荔,心轻三事紫袈裟。

禅机悟了身无著,诗句高来鬓有华。

不遇苏州韦应物,昼公篇什向谁誇。

(0)

赠王巘

举子竟文赋,风骚委路尘。

吾宗多警句,诗道未无人。

青眼有谁是,白头空镊频。

贾生如再召,为尔指迷津。

(0)

送郑褒归闽中

褒也瓯闽士,文高行益修。

干名逢诏罢,归计逼亲忧。

鸥鸟终相狎,公卿谩欲留。

刺桐花下宅,兰蕨奉晨羞。

(0)

贺李宗谔先辈除校书郎

秘省官清住帝乡,春来春榜探花郎。

未吟红药归西掖,且著青衫侍北堂。

射策更期挥健笔,骑驴犹得醉闲坊。

同年佐邑应相羡,衣上芸香杂桂香。

(0)

题滁州怀嵩楼

昔是优贤地,今为省过州。

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

(0)

诗一首

徒劳官职在天涯,一望家园一泪垂。

不是虎丘多胜概,拂衣归去已多时。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