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绝朝斋后,香焚古寺前。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林 愿 禅 师 院 唐 /崔 涂 与 世 渐 无 缘 ,身 心 独 了 然 。讲 销 林 下 日 ,腊 长 定 中 年 。磬 绝 朝 斋 后 ,香 焚 古 寺 前 。非 因 送 小 朗 ,不 到 虎 谿 边 。
- 翻译
- 与世渐行渐远,心灵变得清澈。
在山林中度过平静的日子,冬季漫长,正值禅定之年。
清晨斋戒结束后,磬声消散,香烟袅袅升起在古寺前。
如果不是为了送别小朗,我不会来到这虎溪边。
- 注释
- 与世:与社会、尘世。
渐:逐渐。
了然:清晰明白。
林下:山林之中,隐居之处。
腊长:冬季漫长。
定中年:修行者认为的静心岁月。
磬绝:磬声停止。
朝斋:早晨的斋戒。
古寺:古老的寺庙。
送小朗:送别小朗(小朗可能是朋友或弟子的名字)。
虎溪边:虎溪,传说中儒佛两家常在此交流,此处代指宁静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涂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渐行渐远,身心逐渐超脱尘世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
“与世渐无缘,身心独了然”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表明自己已经和喧嚣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内心获得了片刻的清净。
接下来的“讲销林下日,腊长定中年”则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山林景象。诗人在树荫下的阳光里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而时间的流逝也似乎被这一刻的宁静所定格。
“磬绝朝斋后,香焚古寺前”两句则转向了宗教生活的描写。磬是净手之物,朝斋过后,即早晨的佛事结束之后,诗人来到古老的寺庙前,那里升起了香烟,显示出一派超凡脱俗的情景。
最后,“非因送小朗,不到虎溪边”则表明诗人的此次出行并非为了送别,而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选择不去虎溪边。这里的小朗可能是诗人朋友的名字,这里所说的“不到虎溪边”也许暗示着一种避世或隐居的情怀。
总体而言,崔涂在这首诗中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超脱红尘、归向自然与佛法的生活图景,其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宁静交织成了一曲超然物外的生灵之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椰
芳郊一片婆娑意,炎尘未教轻漏。
剪月筛云,擎霄障日,依约帘波微皱。龙门自有。
倚百尺孤根,翠披霜溜。
不解飘零,素心留证万年后。
凉霄还赋采采,楚江归梦引,萍实如斗。
别绪膏煎,生涯濩落,崖蜜分甘时候。金刀素手。
记醽渌同倾,露匏曾剖。缥缈仙山,海天凝望久。
齐天乐七首·其七
黄昏怎会人言语,生憎画梁双燕。
绿剪春痕,香栖瘦影,似说今年寒浅。商量几遍。
记帘幕愔愔,那家庭院。
旧日粱空,玳泥零落有谁管。
重门又成闲阻,一襟分细雨,低诉芳钿。
翠袖题笺,瑶钗寄泪,伫想桃花人面。年光未贱。
但咒尽东风,落红难见。对语喃喃,絮愁和梦卷。
高阳台四首·其二
黛影横波,奁浪剪碧,题襟人在兰舟。
今夕天涯,不知何处琼楼。
犀钩淡似纤纤月,挂疏帘、又挂闲愁。
倚秦篝、悄搯银檀,怕按梁州。
无情画舸西风起,任萍花吹散,总是悠悠。
冷落青衫,而今可说风流。
芙蓉不作双鸳梦,恁凄凉、偏学眠鸥。
记来游、如此江山,一曲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