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其二》
《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鲁馆当年盛,秦台此日遥。

归终合剑,凤去不闻箫。

挽曲方传薤,行輀竞奠椒。

空馀汉官属,泣送马如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官属(guān shǔ)的意思:指官员、官吏。也指官方、政府机关。

归终(guī zhōng)的意思:指人死后归于终结,也用来形容事物走到最后,不再变动。

汉官(hà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官府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或地位。

鲁馆(lǔ guǎn)的意思:指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可以提供学问教育的场所。

翻译
当年鲁国的学馆多么繁盛,今日秦地的宫殿显得遥远。
如同龙飞回了它的故乡,宝剑最终会合璧;凤凰已逝,不再有箫声响起。
哀歌中传来薤菜的香气,送葬行列争先恐后地献上花椒祭品。
只剩下汉朝的官员们,哭泣着如同潮水般送别离去的人。
注释
鲁馆:指鲁国的学馆或文化中心。
秦台:指秦国的宫殿。
龙归:比喻重要人物回归或宝物重聚。
凤去: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挽曲:哀悼死者的歌曲。
薤:一种香草,用于丧事中的祭祀。
行輀:灵车。
椒:古代用于祭祀的香料。
汉官属:汉代的官员们。
马如潮:形容送葬的人群众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齐国大长公主去世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鲁国和秦台的意象,暗示了公主生前的显赫地位,以及她的离世带来的巨大悲痛。

"鲁馆当年盛",暗指公主在鲁国时的荣光,可能指的是她曾居住过的馆舍或受到的尊崇;"秦台此日遥"则借秦台之远,寓言公主已远离尘世,令人感叹。"龙归终合剑,凤去不闻箫",以龙凤比喻公主,表达她的高贵与神秘,同时也暗示她的逝去使得箫声不再,音乐不再为她而鸣。

"挽曲方传薤,行輀竞奠椒",描述了人们为公主举行葬礼的情景,挽歌哀切,花椒洒地,尽显哀思。"空馀汉官属,泣送马如潮",最后两句描绘出送葬队伍中官员们的哭泣,马匹众多,如同江潮,画面凄凉,感人至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对齐国大长公主的怀念和对其不幸命运的惋惜。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送范静之迁威州五首·其二

闻上巴江峡,黄牛峡最迟。

君听流水意,何似陇头悲。

(0)

拟古宫词七首·其二

千场搏戏未言回,鱼钥重重向暮开。

遥听云中催羯鼓,君王何处打毬来。

(0)

江南乐八首代内作·其七

与郎计水程,三月定到家。

庭中赤芍药,烂漫齐作花。

(0)

大概

绿水兰桡泛雒神,隔阑遥唤送情亲。

匆匆不记仙人号,大概知同色界人。

(0)

何时

曾是春楼有好期,幽欢曾遣别人知。

一团羞颤惟愁慢,万种妖娇不定疑。

玉穴精神迷肺腑,花房春味逗腰肢。

何年更作朝云梦,一日悬情十二时。

(0)

戏题秉叔燕月之什·其一

一饮琼浆骨不尘,五陵才子笔通神。

帘前队队红妆坐,谁识当年姓沈人。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