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稠叠(chóu dié)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层层叠叠的样子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道风(dào fēng)的意思:指官员或组织的风格、作风和行为准则。
风姿(fēng zī)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姿态或举止优雅、美丽。
谨慎(jǐn shèn)的意思:谨慎指的是做事情时小心谨慎,不轻率行动,以免出错或造成不良后果。
鲤鱼(lǐ yú)的意思:比喻人通过努力和机遇,成功地突破障碍,达到更高的境界。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声价(shēng jià)的意思:指声音的价值或声誉的高低。
事要(shì yào)的意思:事情的要点或核心。
舒徐(shū xú)的意思:舒缓平稳的样子,形容节奏悠闲、轻松自在。
为事(wéi shì)的意思:为了某个目的或事情而行动
闻声(wén shēng)的意思:指听到声音或消息后,立即做出反应或行动。
相于(xiāng yú)的意思:指两者相对或相比,表示相对于、相对来说。
校书(xiào shū)的意思:指校正书籍中的错误或补正缺漏。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应敌(yìng dí)的意思:应对和应付敌人或困难。
远处(yuǎn chù)的意思:指距离较远的地方,也可用来比喻遥远的时间或空间。
赠鲤(zèng lǐ)的意思:赠送鲤鱼,寓意美好的祝愿。
- 注释
- 未面:未曾见面。
西川:地名,这里指代张校书所在的地方。
张校书:指一位姓张的校书郎,古代官职,负责校对书籍。
书来:书信往来。
稠叠:频繁,密集。
颇相于:相当友好,关系密切。
声价:名声和地位。
金应敌:价值可以匹敌黄金,形容名声极高。
众道:众人说。
风姿:风度、姿容。
玉不如:比美玉更胜一筹。
远处:在远方。
从人:与人相处,打交道。
须谨慎:需要小心谨慎。
少年:年轻人。
为事:做事,处理事务。
要舒徐:应当从容不迫,不急躁。
劝君:劝说你。
便是:就是。
酬君爱:回报你的爱慕或友情。
莫比:不要相比。
寻常:平常。
赠鲤鱼:典故出自《汉书·杨震传》,比喻赠送书籍或传授知识,这里指一般的回礼。
- 翻译
- 未曾谋面的西川张校书,来信频繁显得情谊深厚。
我听说他的名声和价值堪比黄金,众人皆道他的风度姿容连美玉也难及。
在远方与人交往必须谨慎,年轻人处事应当从容不迫。
我劝你珍视这份情谊作为回报,别把这看作是平常的赠送鲤鱼之情。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收录在《全唐诗》中。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深刻理解。
“未面西川张校书,书来稠叠颇相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张校书虽未曾谋面,但通过书信往来,已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这里的“稠叠”形容书信频繁,显示了双方交流的热烈。
“我闻声价金应敌,众道风姿玉不如。”这两句中,“我闻声价金应敌”可能指诗人对张校书的才华和文章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其价值非同小可,堪比黄金。接着的“众道风姿玉不如”则表明即便是众人的赞誉,也不足以与张校书相媲美。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这两句似乎是在劝诫友人,提醒他在与远方之人交往时需谨慎小心,同时也告诫年轻时应当对待事情持平和的心态,不可急躁。
“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情感,他的劝勉与关怀并非寻常之举,而是一种深沉的情意投入。这里的“莫比寻常赠鲤鱼”可能暗喻那些轻率和不经意的友谊行为,与他所表达的深厚感情形成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书信往来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以及在交流中保持真诚和谨慎的态度。元稹以其特有的平实风格,传递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二檃括兰亭序汪彊仲大卿禊饮水西,令妓歌兰亭,皆不能,乃为以平仄度此曲,俾歌之
岁在永和,癸丑暮春,修禊兰亭。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激,映带山阴。
曲水流觞,群贤毕至,是日风和天气清。
亦足以,供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悲夫一世之人。
或放浪形骸遇所欣。
虽快然自足,终期于尽,老之将至,后视犹今。
随事情迁,所之既倦,俯仰之间迹已陈。
兴怀也,将后之览者,有感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