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茶花二首·其二》
《茶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开落空山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枯叶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比数(bǐ shù)的意思:比较数字大小的一种方法。

春雷(chūn léi)的意思:指春天雷声,比喻激起人们革命斗志的事物或人。

发地(fā dì)的意思:指事物的出处、起源。

开落(kāi luò)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逐渐展开或落实。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枯叶(kū yè)的意思:指事物枯萎、失去活力或废弃无用的状态。

腊雪(là xuě)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尤指腊月降雪。

来岁(lái suì)的意思:明年;来年

落空(luò kōng)的意思:指计划、希望或预期的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没有实现或没有成功。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一粟(yī sù)的意思:一粟是指极小的数量或价值,相当于一颗谷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茶花的生长过程与独特魅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茶花从初生到绽放,再到凋零的过程生动展现出来。通过“细嚼花须味亦长”一句,诗人巧妙地将品茶与赏花相联系,暗示了茶花的香气与滋味同样令人回味无穷。接着,“新芽一粟叶间藏”描绘了茶花在叶子间悄然生长的情景,既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冬日的严寒与春雷的激荡,形象地表现了茶花从冬眠中苏醒,生命力逐渐复苏的过程。这种从静谧到勃发的变化,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也寓意着生命力量的不可遏制。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则表达了对茶花独特地位的赞美,无论是盛开还是凋谢,都无人能与之相比。同时,诗人还提到了茶花作为茶叶原料的重要性,预示着它在来年将被采摘并制成美味的茶饮,进一步强调了茶花的价值。

最后,“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两句,以茶花即使历经风雨、岁月侵蚀,其本质的纯洁与香气依旧不变,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永恒的魅力。这不仅是对茶花本身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坚韧生命力的颂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茶花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力,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让人在欣赏之余,感受到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关联。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春晚偶书

山中处处罢芳菲,众绿成阴绕碧溪。

薄暮鸟栖云气恶,满林风雨杜鹃啼。

(0)

取兰梅置几上三首·其二

浅绿深藏垂翠葆,娇红巧傅刻缯花。

南游只在元楼客,坐入合香居士家。

(0)

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其二

慇勤遵渚馈明珰,情托微波事渺茫。

油壁却归天上去,沙晴空见水禽翔。

(0)

尽山亭

南岭与北岑,千峰万峰起。

木末置危亭,众山穷表里。

(0)

又次韵五首·其二

离尤南去本无因,阴骘忠嘉自有神。

敌国犹强谗间露,君王宵旰忆良臣。

(0)

寄葛源

银铜坑冶是新差,职任催纲胜一阶。

更使下官供脚色,下官踪迹转沈埋。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