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熏笼》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熏笼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与美感。
首句“楚竹制自古,南藤新络丝”以“楚竹”和“南藤”为引子,点明熏笼的材质,楚竹自古以来便是制作器具的优质材料,而南藤的新鲜编织则赋予了熏笼以生机与活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熏笼的材质来源,也暗示了其制作工艺的古老与精湛。
接着,“职宜司卧内,法有用疏时”揭示了熏笼的用途与功能。它适宜放置于卧室之内,不仅能够散发香气,还能在需要时提供温暖,体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这里的“疏时”可能指的是在特定时刻使用,如睡前或休息时,强调了熏笼在生活细节中的重要性。
“佳气当衣满,馀香入梦知”进一步描绘了熏笼带来的氛围与感受。佳气,即美好的气息,这里指熏笼散发出的香气充满了衣物,营造了一种温馨而舒适的环境。余香入梦,则是说这种香气能伴随人进入梦乡,让人在睡眠中也能感受到熏笼带来的宁静与安逸。
最后,“美人看暖后,不复画蛾眉”以“美人”作为象征,表达了熏笼对女性的吸引力。在享受了熏笼带来的温暖与香气之后,女性的妆容或许会更加自然,不再过分修饰,体现了熏笼不仅满足了物质需求,还提升了生活的品质与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熏笼》一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熏笼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美学意义,以及它如何提升人们的生活体验,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寸金
妃瑟泠泠,转瞬微风起蘋末。
正水天一色,云开雨霁,东西相望,蟾生乌没。
潭影翻秋雪。伤弦雁、唳寒阵结。
经行地、菊老萸稀,过了重阳未酬节。
万念交萦,江山如画,登台啸声发。
问女星曾几,分章云汉,淮流似昔,笼纱烟月。
三浅蓬莱水,鱼龙戏、未堪坐阅。
层涛壮、海若来思,笑击珊树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