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解淮山月,波平瀚海秋。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顾(běi gù)的意思:北顾指的是回头看北方,形容人心思不安,担忧未来。
村叟(cūn sǒu)的意思:指农村老人,也可泛指年长的人。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瀚海(hàn hǎi)的意思:指广阔无边的海洋,比喻非常广大或无边无际的事物。
客雁(kè yàn)的意思:形容客人离开的时候,如同雁群飞走一样。
铃斋(líng zhāi)的意思:指清静的居所,比喻清净的心灵和修养。
南楼(nán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南面楼阁,比喻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胜流(shèng liú)的意思:比喻优秀的人才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出现。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稻粱谋(dào liáng móu)的意思:指谋求自己的私利,并不顾他人的利益。
- 注释
- 戍解:守卫解除。
淮山:地名,淮河之山。
月:月亮。
波平:水面平静。
瀚海:大海。
主忧:君王忧虑。
北顾:向北看,指北方战事。
宾宴:宾客宴会。
南楼:南方的高楼。
村叟:乡村老人。
无因:没有机会。
胜流:杰出的人物。
铃斋:书斋,有铃声的房间。
客雁:过路的大雁。
稻粱谋:比喻生活所需,这里指食物。
- 翻译
- 在淮山边守卫的士兵,看着明亮的月色,海面平静如秋水。
君王忧虑北方的战事,宴会中宾主欢聚,面向南方的高楼。
我深感惭愧,已成乡村老翁,无缘与杰出人物交往。
在书斋中聆听雁鸣,想必它们也在为稻谷和食物担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戍卫在淮山之巅解除警戒,秋夜月光洒满平静的瀚海。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忧虑的减轻,以及在南楼举行的宾宴欢聚。诗人自谦为平凡的村夫,感叹无法与显赫人物交往,只能在铃斋之中聆听雁鸣,心中牵挂着民生疾苦,稻粱谋生。整体上,此诗展现了诗人关注民生和朝廷动态的忠诚之心,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谦逊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