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大火(dà huǒ)的意思:大火指的是火势很大、猛烈的火焰。在成语中,大火常常用来比喻情况紧急、危机临近。
俘馘(fú guó)的意思:指战胜敌人,俘虏敌人并进军到敌方国土。
胡头(hú tóu)的意思:形容头发杂乱、不整齐。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旌旂(jīng qí)的意思:指旗帜和旗杆,比喻权势、声威等。
浪汉(làng hàn)的意思:指放浪不羁、不务正业的男子。
名王(míng wá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享有盛名、地位高的人物。
牧马(mù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比喻引导、管理或掌握人群。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沙子(shā zi)的意思:小颗粒的石头,常见于沙滩、沙漠等地方。
生兵(shēng bīng)的意思:指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或新兵。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子弟(zǐ dì)的意思:指年轻一代,尤指学生。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钱谦益创作的《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系列中的第三首。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此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秋日的景象,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感慨。
首句“大火西浪汉再晖”以“大火”指代夏历六月的星宿,暗示夏日的余晖;“汉再晖”则暗喻汉朝的再次辉煌,这里可能寓含着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接下来“金风初劲朔风微”,描述了秋季初至,金风渐起,北风尚微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又宁静的氛围。
“沟填羯网那堪脔,竿挂胡头岂解飞”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其中“羯网”、“胡头”分别代表外族侵略者,形象地表达了对战争与侵略的痛恨。同时,“那堪脔”、“岂解飞”则表达了对这些侵略者的愤怒与不屑。
“高帝旌旂如在眼,长沙子弟肯相违”中,“高帝”指的是汉高祖刘邦,这里的“旌旂”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力量。“长沙子弟”可能是指忠诚于国家的士兵或将领,表达了一种对忠诚与勇敢的颂扬。
最后,“名王俘馘生兵尽,敢道秋高牧马肥”两句,通过对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时期的繁荣,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其中“名王俘馘”形容战争的惨烈,“生兵尽”意味着士兵的生命被战争吞噬,“秋高牧马肥”则描绘了和平时期牧场的繁荣景象,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陵秋日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飞鹊.道宫别情
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
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涯。
绛都春.元宵
升平似旧。正锦里元夕,轻寒时候。
十里轮蹄,万户帘帷香风透。火城灯市争辉照。
谁撒□、满空星斗。玉箫声里,金莲影下,月明如昼。
知否。良辰美景,□丰岁乐国,从来希有。
坐上两贤,白玉为山联翩秀。笙歌一片围红袖。
切莫遣、铜壶催漏。杯行且与邦人,共开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