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乱西山作》
《避乱西山作》全文
金 / 李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三月都门昼不开,兵尘一夕捲风回。

也知周室三川在,谁复秦庭七日哀。

鸦啄腥风下阳翟,草衔冤血上琴台

夷门一把平安火,定逐恒山候骑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兵尘(bīng ché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和尘土,也用来比喻战争的残酷和破坏。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恒山(héng shān)的意思:指事物永恒不变、长期存在的意思。

候骑(hòu qí)的意思:指在某个时间点等待、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或行动。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琴台(qín tái)的意思:琴台是指古代宫廷中用来演奏音乐的地方,也指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成语“琴台遗音”比喻过去的事物或文化遗迹。

秦庭(qín tíng)的意思:秦朝的宫廷,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三川(sān chuān)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淮河三大水系,也可泛指三个重要的区域或地方。

衔冤(xián yuān)的意思:指忍受冤屈,默默承受委屈,不声不响地忍受冤屈。

腥风(xīng fēng)的意思:指战争、动乱时期的血腥氛围。

夷门(yí mén)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偏僻地方。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周室(zhōu shì)的意思:指古代周朝的宫廷,也泛指朝廷、王室。

平安火(píng ān huǒ)的意思:指家庭和睦、平安无事

鉴赏

这首诗《避乱西山作》是金代诗人李汾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战乱年代人民的苦难与无奈,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三月都门昼不开”,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战乱时期都城的封闭景象,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社会的动荡。接着,“兵尘一夕捲风回”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突然爆发,如同狂风卷起的尘埃,瞬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也知周室三川在,谁复秦庭七日哀。”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和平的向往。周室三川象征着安定与繁荣,秦庭七日哀则暗指战乱带来的哀伤。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过去安宁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对未来的和平充满期待。

“鸦啄腥风下阳翟,草衔冤血上琴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乌鸦啄食腥风、草根含冤血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以及无辜生命的悲惨遭遇。同时,琴台作为文化象征,其被冤血所染,更是寓意着文化与精神的毁灭。

最后,“夷门一把平安火,定逐恒山候骑来。”诗人以一把平安之火为喻,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与期待。这把火不仅象征着希望与光明,也预示着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同时,恒山候骑的出现,既是对和平使者即将到来的期待,也是对稳定与秩序回归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场景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汾
朝代:金   字:长源   籍贯:金太原平晋

金太原平晋人,字长源。为人跌宕不羁。工诗,雄健有法。举进士不第,一度为史馆书写。后为恒山公武仙行尚书省讲议官,又与仙不合,逃走被追获,被囚绝食死,年不满四十。
猜你喜欢

小山秋霁应制

雨后山光碧,何人一洗来。

水帘秋气爽,石洞晓云开。

幽径通西掖,虚亭倚上台。

凭高瞻望处,紫塞绝氛埃。

(0)

长安春望

长安驰道岁华新,马色朝光动暖尘。

苑外连山青向阙,宫前流水玉为津。

城烟秀丽笼金瓦,桥石晴乾响画轮。

幸尔沧江多病客,行看天上四回春。

(0)

游丝

闹处偏多静处稀,飘扬无力望中微。

弱条织雨牵闺恨,断缕迎风惹客衣。

低挂檐前萦落絮,高飏天外系斜晖。

伤情最怕春归去,网住桃花不与飞。

(0)

王母瑶池图

台殿参差近碧天,房栊屈曲窈相连。

瑶池淡淡涵秋水,珠树濛濛护晓烟。

云外鸟来知七夕,风前花落是何年。

恢谐却笑东方朔,三度偷桃未得仙。

(0)

玉泉寺

青壁丹崖照锦霞,名山深处佛为家。

高峰想与银河近,好上秋风八月槎。

(0)

蒲执玉先生植兰轩

幽轩小构倚云林,植得猗兰惬赏心。

九畹馀馨留古佩,半帘残露袭寒襟。

梦回香气连书幌,坐久清辉入夜琴。

与子也知同臭味,何妨楚泽共行吟。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