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晚,自城还,投宿东村即事,示子和》
《冬晚,自城还,投宿东村即事,示子和》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欲访幽人宿,严天掩暮城。

朔云凝不散,孤月初生

出树野镫影,隔溪寒犬声。

深斋拥炉火,又共一宵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生(chū shēng)的意思:比喻刚出生的小动物或小孩子。

出树(chū shù)的意思:比喻事物显露出本质或真相。

孤月(gū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孤单寂寞,没有伴星相伴。

炉火(lú huǒ)的意思:指技艺或才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非常纯熟和精湛。

朔云(shuò yún)的意思:指北方的云彩,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变幻不定。

拥炉(yōng lú)的意思:指家庭团聚,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共同享受温暖。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晚上从城市返回乡村,投宿东村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首句“欲访幽人宿”,表达了诗人寻求静谧之地的愿望,为整首诗定下了悠远的基调。接着,“严天掩暮城”一句,通过“严天”和“暮城”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冬夜的肃穆氛围,暗示着旅程的结束和归宿的临近。

“朔云凝不散,孤月迥初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凝重的云层与孤独的明月并置,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孤独与寂静的感慨。云层的凝重与月光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的深度。

“出树野镫影,隔溪寒犬声”则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氛围,通过“野镫影”和“寒犬声”这两个细节,不仅丰富了视觉和听觉的体验,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以及与城市生活的不同。野镫影仿佛是远处村落的微光,给人以温暖而遥远的感觉;而寒犬声则在寒冷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几分乡间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深斋拥炉火,又共一宵清”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室内场景。炉火的温暖与夜晚的清静形成了和谐的对比,象征着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净化。这一场景不仅是对诗人归宿的描写,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冬夜归途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阮郎归

柳花陌上捻明珰。娇红新样妆。匆匆曾贮一襟香。

月痕金缕凉。分泪扇,掩离觞。春残人断肠。

锦书难寄雁飞忙。池塘芳草长。

(0)

得家嫂书

声声喜报鹊温柔,忽接芳缄自便邮。

一尺溪藤摛锦带,数行香墨健银钩。

倾心吐尽重重恨,入眼翻成字字愁。

添得情怀无是处,非干病酒与悲秋。

(0)

恨春五首·其五

一篆烟消系臂香,闲看书册就牙床。

莺声冉冉来深院,柳色阴阴暗画墙。

眼底落红千万点,脸边新泪两三行。

梨花细雨黄昏后,不是愁人也断肠。

(0)

又寄潼川漕仲房·其一

巴蜀劳肤使,溪山隔岁华。

一身知许国,万里岂忘家。

腊雪装归辔,春风阅禁花。

君王定前席,不必赋长沙。

(0)

郡守吕叔恭以甲戌季春七日游中隐岩山水膏肓之兴未已后两日再拉机宜刘子思监州朱国辅经属陈朝彦同至新洞所见愈奇真所谓倒餐甘蔗聊书五十六字

爽垲虚明小洞天,巉岩垂乳类锋铦。

薰风习习来三面,夏雨萧萧欠一檐。

指顾群山劳应接,徘徊归骑纵观瞻。

门前绿水泓澄净,底处应须是谷帘。

(0)

弦月

人间离别最堪怜,天上嫦娥恐亦然。

昨夜广寒分破镜,半奁飞上九重天。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