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流(cháng liú)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流逝,指岁月的长河不断流转。
春盘(chūn pán)的意思:指春季阳光明媚,繁花似锦的景象。
春酒(chūn jiǔ)的意思:春天的酒宴,指喜庆、欢乐的聚会。
谷饮(gǔ yǐn)的意思:指节俭过日,生活简朴。
鹤骨(hè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瘦削,身材修长。
击壤(jī rǎng)的意思:指打破土壤,比喻有力的言辞或行动能够震动人心,引起共鸣。
莱子(lái zǐ)的意思:指人不务正业,整日游手好闲,不思进取。
弃繻(qì xū)的意思:放弃困难,放弃艰苦。
鸠杖(jiū zhàng)的意思:指相互依靠,共同扶持。
桑弧(sāng hú)的意思:桑弧是指古代用来射箭的弓。比喻事物的形状、状态像弓弯曲的样子。
头角(tóu jiǎo)的意思:指年轻人崭露头角,展现出的才华和能力。
研田(yán tián)的意思:辛勤耕种土地,意味着勤奋努力、埋头苦干。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终童(zhōng tó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的孩子或年幼的人。
- 鉴赏
此诗《雷宸甫六帙适乃郎游庠喜赠》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通过对雷宸甫及其子游学之事的描绘,展现了浓厚的家庭温情与对教育的重视。
首句“鸠杖初扶鹤骨殊”,以“鸠杖”象征年迈,“鹤骨”形容老人之瘦削,描绘了雷宸甫在年老之时,仍能借助鸠杖行走,虽身体已老,但精神依然矍铄。这一句既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也暗含了对晚年生活的乐观态度。
“峥嵘头角见家驹”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雷宸甫之子比作“家驹”,意指年轻有为,才华出众,预示着家族有望后继有人,充满希望与期待。
“宁论莱子能娱綵,共喜终童可弃繻”两句,通过对比莱子(古代传说中的孝子)和“终童”(古代儿童入学的年龄),表达了对雷宸甫之子学业有成、能够放弃旧物(繻,古代入学时所带的礼物,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子女成长的欣慰。
“壁水长流供谷饮,研田逢岁足经畬”两句,以“壁水”和“研田”为喻,分别指代水源和耕田,寓意着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充足的资源供学习和生活所需,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子女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最后,“春盘春酒桑弧会,悬取尧民击壤图”描绘了一幅春日聚会的温馨场景,通过“春盘春酒”和“桑弧会”(古代儿童入学时的一种仪式),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欢乐气氛,同时“悬取尧民击壤图”则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子孙后代能够像古代圣贤一样,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雷宸甫及其子的优秀品质和成就,更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家庭的温暖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教育意义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