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君怨》
《昭君怨》全文
元 / 无名氏   形式: 词  词牌: 昭君怨

学道须凭一志。无志难逃生死。对境志如山。

自然安。万法不离清净。性定方能得命

得这玄空。道必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得这(de zhè)的意思:表示得到某种好处或利益。

得命(de mìng)的意思:指逃过一劫,幸免于难。

对境(duì jìng)的意思: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或境况。

会得(huì de)的意思:指能够领会、理解某种道理、道理的人。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逃生(táo shēng)的意思:指逃避危险、脱离险境的行为。

万法(wàn fǎ)的意思:指法律、规章制度等各种法则和条文。

玄空(xuán kōng)的意思:玄空指的是神秘莫测的天地宇宙,形容事物的奥秘和深远。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昭君怨》,作者虽然未署名,但根据内容判断,它可能是一首表达修道主题的词作,而非传统的咏史或抒怀。诗中强调了修道过程中的坚定意志("学道须凭一志"),认为没有坚定的决心难以超越生死。"对境志如山"表达了在面对各种境遇时,坚定的意志如同山岳般稳固,使人自然心境安定。接下来的"万法不离清净,性定方能得命",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清净和定力对于修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心性宁静,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

最后两句"会得这玄空,道必通",揭示了修道的最高境界是对宇宙真理的领悟,即"玄空",只有达到这种境地,道术的道路才会畅通无阻。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道家修行的核心理念。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依韵和武平升卞二山

北峰压城苍,南岫缘溪绿。

谁知昔人游,尚想丛桂馥。

鸟兽安可群,呼鸣自为族。

傥闻羡门术,一蹑尘外躅。

(0)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

阳春何处来,客自商丘至。

一唱新辞工,始见故人意。

园林谁与游,卉木欣已媚。

花上有微阴,水边无近思。

遥怜数觞豆,何必亲歌吹。

牧马忆当时,招延遗旧地。

不逢浮沼雁,但见衔鱼翠。

日予谬词律,答句嗟芜累。

安能接贤彦,乐事联轻骑。

独不负春风,尘缨此怀愧。

(0)

拟陶体三首·其二足答手

上下各有分,同质实异支。

要用固尔先,当念扶我危。

我刖尔独安,何以幸华夷。

且愿缩袖间,操执自有时。

(0)

朱武太博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昔我阳夏公,尝兹同郡治。

政馀作东园,草木尚有意。

岂不务安养,斯民歌乐易。

是时有贤才,乡举堪皇器。

今方居冢庐,试质当时事。

愿君思前人,文雅庶未坠。

(0)

伤何皆秀才

高高空山木,枯死不中材。

宁答厚地力,岁久为朽灰。

昂藏儒家子,五十殒蒿莱。

空负执卷勤,明月不颔腮。

一芥禄未及,九泉无复开。

人世有若此,愚智曷论哉。

(0)

传神悦躬上人

握中一寸毫,宝匣百鍊金。

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古人固不识,今人或所钦。

依然见其质,俨尔恨无音。

子诚丹青妙,巧夺造化深。

妍媸必尽得,幻妄恐交侵。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