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美此土兮,乐而忘死。彼国之人兮,爱贤好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等量(děng liàng)的意思:指各方面的水平、实力或成就相当,没有明显差距。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公名(gōng míng)的意思:指公开宣布或公众知晓的名字或称号。
华胥(huá xū)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仙境,也用来形容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劫数(jié shù)的意思:劫数是指人生中注定的命运,即无法改变的命运安排。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客卿(kè qīng)的意思:指客人、客居的人。
所与(suǒ yǔ)的意思:所交往的人或事物。
王所(wáng suǒ)的意思:指权势极大、地位崇高的地方或机构。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贤好(xián hǎo)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品德优良,值得敬重和赞美。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于是(yú sh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接着发生的结果或动作。
知者(zhī zhě)的意思:知识渊博的人,通常指有见识、智慧和学问的人。
- 鉴赏
这首诗《石公解嘲》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通过虚构的“彼国”与现实世界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中首先描绘了一个理想国度,那里的人们热爱贤能之士,国家没有所谓的劫数和时间限制,仿佛从酉时开始,到卯时结束,充满了自由与和谐。这种描述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讽,暗示了现实世界中的种种束缚和不公。
接着,诗中提到石公这样一个角色,他因名声远播而被彼国之王邀请,成为客卿。这一情节象征着才华横溢之人在理想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人才被忽视或埋没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袁宏道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巧妙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