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圈还几点,前三与后三。
不因启驾北,那复识枝南。
几圈还几点,前三与后三。
不因启驾北,那复识枝南。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弘历)创作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梅花在扇面上的布局与寓意。通过“几圈还几点”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梅花在扇面上以点状分布,形成一种疏密有致、错落有致的美感。梅花的布局仿佛是自然界的规律在艺术上的体现,既有秩序感,又不失灵动之气。
“前三与后三”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扇面中的排列方式,既不是完全对称,也不是毫无规律,而是巧妙地将梅花分布在扇面的前三分之二与后三分之二之间,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画家的匠心独运,也寓意着梅花在自然界中的生长状态,既有前有后的生长趋势,也有前后呼应的生命力。
“不因启驾北,那复识枝南”这两句诗则蕴含了更深的哲学思考和历史背景。启驾北,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出巡北方,而识枝南则暗示了对南方事物的认识或关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在远离南方的地方,也能通过艺术作品(如扇面)感受到南方的景象和文化,强调了艺术超越地域限制的力量,以及它作为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桥梁作用。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画作的艺术价值,还借物喻人,表达了对自然规律、艺术与文化传承、以及帝王巡游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爱好文学艺术的君主的独特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晨游大梁圻,涕泗不可忍。
道间万崔嵬,插天涌苍笋。
尚想吴震泽,巨斧斸嶙峋。
东南赤子脂,已逐枯藓尽。
峨峨神霄君,瑶钟拥鸦鬒。
摩挲太古姿,左贯右宗稹。
维国建宫室,天球树灵簨。
胡为黑鬅鬙,罗此乱蛟蜃。
事往不必议,阴雨洗残燐。
回首丹凤门,古槐叶黄陨。
沧溟尘劫谷为陵,世事悠悠卒未平。
晚圃云烟归啸傲,春梁燕雀贺生成。
江东渭北三年别,利路名场几梦惊。
吾道只今谁砥柱,并州回首羡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