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湘 中 酬 张 十 一 功 曹 唐 /韩 愈 休 垂 绝 徼 千 行 泪 ,共 泛 清 湘 一 叶 舟 。今 日 岭 猿 兼 越 鸟 ,可 怜 同 听 不 知 愁 。
- 注释
- 绝徼:偏僻荒远之地,此指广东省和湖南省南部韩、张两人贬官之所。
绝,一作“越”。
一叶舟:船如一叶,极言其小。
岭:五岭,具体说法不一,通常指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
当时以岭南为蛮荒之地。
可怜:这里作可爱解。
- 翻译
- 不必再因贬官南方而垂泪千行了,今天不是乘一叶扁舟沿湘江北上了吗?
岭猿越鸟的鸣叫声,本来会使北人听了哀愁的,因为今日遇赦北归又和好友同行,似乎猿鸟声也变得可爱而使人忘掉忧愁了。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湘中酬张十一功曹》。诗中的意境与用词都显示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休垂绝徼千行泪"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泪水如溪流一般,充满了无尽的哀愁。这里的“休”字有停滞、缓慢之意,说明这泪水不是急促的,而是长久且深沉的。
"共泛清湘一叶舟" 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找精神寄托的情景。清湘,即今天湖南省境内的湘江,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吟咏的地方。在这条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河流上,一叶扁舟承载着诗人的孤独与沉思,象征着心灵的自由漂泊。
"今日岭猿兼越鸟" 这句话描写了自然景物,通过对山中野兽和飞鸟的描述,强化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寂静。岭猿,即山中的野猪;越鸟,则是指远行的鸟儿。这两者都是古代常用来形容边远地区或深山之物。
"可怜同听不知愁"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尽管周围环境充满了自然界的声响,但在诗人看来,这些声音都无法真正理解他内心的忧愁。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共鸣之美的描绘。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篇表达思念和孤独之美的杰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韩愈巧妙地映射出了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抒情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绣妇行
回文未动机心忙,幼时学刺双鸳鸯。
渐摹小景作芦雁,稍引初智成麇獐。
几回停线望长晷,年深勾拨入教坊。
宫罗裁就绣御用,伴伍推让尊前行。
一丝欲理三涤手,龙凤密凑云分光。
臂垂枯木挂猿狖,眼注寒水明鹙鸧。
瘖瘖蜩蝉壳未脱,栉栉蚕腹丝为僵。
晴天日杲等馀事,清夜膏继争毫芒。
鸣机裂下绷忽解,掴掴一弗声闻廊。
千秋万岁奉圣王,若比倚市真谁强。
游芙蓉山八首·其五
绿峰在头上,落月在脚下。
点点烟鬟开,春晴真无价。
红泉响哀玉,苍石饮渴马。
林穷兰雪香,厓古萝衣挂。
属闻绝壑底,松声更清洒。
世远事难即,趣深月弥暇。
谁知须臾间,白云已无罅。
都失眼中奇,茫然独悲咤。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一
吾家住在霅溪西,水满天湖月满溪。
未到尽惊山崄峻,曾来方识路高低。
蜗沿素壁粘枯壳,虎过新蹄印雨泥。
閒闭柴门春昼寂,青桐花发画胡啼。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