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东坡四时词·其三》
《和东坡四时词·其三》全文
元 / 刘诜   形式: 乐府曲辞

瓶浸双头莲颗绿,昼阑闲却青奴竹。

微凉半下水晶帘坐看疏萤度高屋

夜静楼风时动扃,隔墙一叶落虚庭。

血色鸳罗裁未就,月明处处砧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高屋(gāo wū)的意思:指高楼大厦,比喻地位高、身份尊贵。

隔墙(gé qiáng)的意思:指隔离、分隔,形容关系疏远,缺乏交流。

晶帘(jīng lián)的意思:指帷帐上的珠帘,比喻珠玉般的美丽。

明处(míng chù)的意思:指显而易见的地方或情况。

青奴(qīng nú)的意思:指被人控制、操纵或奴役的人。

水晶(shuǐ jīng)的意思:指透明晶莹的玉石,比喻清澈明亮无暇的样子。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血色(xuè sè)的意思:指红色或红得发紫的颜色,也可用来形容热烈、激烈的情感或气氛。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砧声(zhēn shē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所发出的声音,比喻工作、劳动的声音。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水晶帘(shuǐ jīng lián)的意思:指美丽而透明的窗帘,也比喻美女的面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至夜晚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欣赏。

首句“瓶浸双头莲颗绿”,以瓶中插着两朵绿意盎然的莲花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昼阑闲却青奴竹”一句,将视线转向竹林,暗示日暮时分,竹子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格外宁静。这两句通过植物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夏日傍晚的静谧画面。

“微凉半下水晶帘,坐看疏萤度高屋。”描述了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诗人坐在室内,透过半垂的水晶帘,观察着远处飞舞的萤火虫穿越高高的屋檐。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夜静楼风时动扃,隔墙一叶落虚庭。”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微风吹动着楼上的门扉,偶尔传来的声音与远处掉落的一片树叶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幽深的意境。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最后,“血色鸳罗裁未就,月明处处起砧声。”以织女在月光下忙碌的情景结束全诗,暗喻了劳动与生活的美好。织女在月光下裁剪鸳鸯图案的布料,而四周传来的捣衣声,则是家家户户准备迎接秋收的忙碌景象。这一场景既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着对勤劳与收获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从夏日傍晚到夜晚的自然景观与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与自然美的深深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刘诜
朝代:元   字:桂翁   号:桂隐   籍贯:吉安庐陵   生辰:1268—1350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猜你喜欢

再和久旱望雨韵

高田黄欲枯,下田青欲变。

三更轣轳声,挈水急于电。

污池鱼不游,坎井蛙自见。

助苗敢辞劳,人力讵能遍。

那忧日一食,正惧李三咽。

微云不成雨,但作眼中眩。

(0)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其二

不作鸾台梦,来寻凤沼春。

劬劳知永慕,寿考见深仁。

示疾元非病,离人已反真。

生绡写遗恨,犹露衮衣身。

(0)

春日书斋偶成·其三

柳花才落未成绵,海蕊初分半尚攀。

鸭甲不鸣深院昼,一床真梦不论钱。

(0)

直宿

春风夜急铜龙漏,淡月半斜金井阑。

已觉亚枝花露重,宿莺犹睡怯馀寒。

(0)

风流子

东君虽不语,年华事、今岁恰如期。

向寒雨望中,晓霜清处,领些春意,开两三枝。

又不是、山桃红锦烂,溪柳绿摇丝。

别是一般,孤高风韵,绛裁纤萼,冰剪芳蕤。

清香还有意,轻飘度勾引,几句新诗。

须是放怀追赏,莫恁轻离。

更嫦娥为爱,寒光满地,故移疏影,来伴南枝。

谁道寿阳妆浅,偏入时宜。

(0)

华清怀古·其一

胡雏铁骑正纵横,环上罗衣血染腥。

蜀道归来应悔祸,香囊特地泣娉婷。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