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其一》
《感怀·其一》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晨寤室幽幽,稍见日影侵。

万物入眼,千忧已入心

我琴忧为轸,我剑恨为镡。

广陵绝响荆高不可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荆高(jīng gāo)的意思:指事物高大突出,引人注目。

绝响(jué xiǎng)的意思:指声音消失后的寂静,也比喻事物终结之后的静止状态。

日影(rì yǐng)的意思:日影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入眼(rù yǎn)的意思:指引人注意、显眼、引人注目。

入心(rù xīn)的意思:深深地记在心中,使人难以忘怀。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未入(wèi rù)的意思:未曾进入或未达到某个境界或状态。

幽幽(yōu yōu)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柔、幽静。

鉴赏

这首诗《感怀(其一)》由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挣扎。

首句“晨寤室幽幽,稍见日影侵”,清晨醒来,室内一片幽静,微弱的日光悄悄渗透进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下来,“万物未入眼,千忧已入心”两句,诗人将思绪从外界的宁静转向内心的纷扰,虽然眼前的世界还未完全呈现,但心中的忧虑却早已如影随形,弥漫开来。

“我琴忧为轸,我剑恨为镡”这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内心的忧愁比作琴弦上的轸,将心中的怨恨比作剑柄上的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感受。琴弦上的轸象征着忧愁的根源,而剑柄上的镡则代表了怨恨的凝聚,两者都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

最后,“广陵既绝响,荆高不可寻”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慨。广陵散是古代著名的琴曲,荆轲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刺客,这两者都是历史上的文化符号,分别代表了艺术的高雅与英雄的壮烈。然而,如今这些美好的事物或人物都已经逝去,无法再寻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忧愁与矛盾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闽山道中

行尽山蹊路渺茫,几家茅屋对斜阳。

引泉竹溜穿厨入,堕粉松花绕舍香。

樵径无人閒卧犊,石田初雨渐分秧。

平生颇有山林癖,欲向溪边结草堂。

(0)

来青楼看海棠·其二

清晓繁花更动人,日光初著露华新。

嵰山红雪飞初定,泉客鲛绡染未匀。

短发暗伤春色暮,穷交老觉酒杯亲。

欢娱莫放今朝暇,回首东瓯有战尘。

(0)

月下闻笛

露下芙蓉夜气清,愁闻短笛弄新声。

谁传千载柯亭管,调出三秋故国情。

风外馀音还断续,曲中离绪转分明。

来时折柳曾相赠,吹得今宵梦又生。

(0)

山居和韵·其一

乱山飞翠似相迎,山畔山鸡自唤名。

海雨挟潮归极浦,溪云扶月上孤城。

数声渔橹鸣寒涨,一酌村酤坐晚晴。

歌入沧浪秋思远,不妨倚和到参横。

(0)

陶尚书邀游开元寺

自投簪绂下承明,尊酒看山鹿驭轻。

载客远随松径入,寻僧深叩石门行。

春衣翠滴诸峰色,夕磬清流万壑声。

梵殿书台零落尽,君家五柳独含情。

(0)

游灵谷次郑司徒韵

吾爱山中笋蕨甜,山灵况复不吾嫌。

日华浓染绯桃色,云影轻笼翠柏尖。

尊酒兴催诗兴发,管弦声与鸟声兼。

韶光满眼供春望,分付奚奴为卷帘。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