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词赋(cí fù)的意思:指用优美的辞章写诗或作文。
钓鱼(diào yú)的意思:比喻用诱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交情(jiāo qing)的意思:互相结交、建立友谊
离亭(lí tíng)的意思:指离开亭子,比喻离别或分手。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鱼竿(yú gān)的意思:鱼竿是指钓鱼的工具,用来表示以渔夫的职责和工作态度为榜样,以及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不断努力。
征鞍(zhēng ān)的意思:指召集士兵上战场,也指征召人员参军。
竹叶(zhú yè)的意思:指隐居谦逊之人,比喻低调而有才华的人。
作别(zuò bié)的意思:离别,告别
题柱客(tí zhù kè)的意思:指懂得识文断字、能够理解文化内涵的人。
- 鉴赏
此诗《梅花赋别赠黎惟仁之京》由明代诗人潘光统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首句“离亭歌罢促征鞍”,描绘了在离亭中,歌已终了,马鞍催促,即将分别的情景,渲染出离别的紧迫与不舍。接着“白首交情作别难”一句,直接点明了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离别也显得格外艰难。
“词赋人推题柱客”一句,借用了典故,赞美黎惟仁的才华横溢,如同能以文章支撑大厦的栋梁之才。“江湖天远钓鱼竿”则以江湖比喻官场,表达了对黎惟仁远离官场、归隐江湖的向往和祝福。
“尊中竹叶三冬暮”描绘了离别宴上的场景,酒杯中的竹叶酒在寒冷的冬夜中更显温暖,象征着友情的长久不衰。“岭外梅花一骑寒”则通过岭外的梅花和寒冷的天气,进一步烘托了离别的凄凉氛围,同时也寓意着黎惟仁即将踏上旅途,前路未知。
最后,“却笑清时招骏晚,高台今始筑长安”两句,既是对黎惟仁即将入仕的期待,也是对当世清明政治的肯定,同时暗含对黎惟仁才能得到施展的欣慰。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