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野狐涎,涴却所衣褚。
汝侍吾笔砚,我元无一语。
卑飞(bēi fē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由卑微到崇高,一跃而起。
笔砚(bǐ yàn)的意思:指写作、学习的工具,也表示学习、进修。
斥鴳(chì yàn)的意思:斥责和驱赶有害的鸟类
大鹏(dà péng)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心壮志。
东湖(dōng hú)的意思:指东边的湖泊,也用来比喻在东方的某个地方。
无底(wú dǐ)的意思:没有底部,没有底线。
香林(xiāng lín)的意思:指香气浓郁的树林或花园,也用来形容香气扑鼻的地方。
羊角(yáng jiǎo)的意思:羊角是指羊的角,比喻事物的前景或发展趋势。
野狐(yě hú)的意思:指狡猾狡诈的人。
云门(yún mén)的意思:指门上有云气,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止法(zhǐ fǎ)的意思:指停止或戒除某种不良行为的方法或措施。
野狐涎(yě hú xián)的意思:指虚伪、假意的表情或行为。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月涧所作的《送圆侍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修行者追求真理、超越世俗的赞美与鼓励。
首句“香林侍云门,阅十八寒暑”,描绘了侍者在云门寺修行的漫长岁月,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持久。接着,“刚把野狐涎,涴却所衣褚”一句,以“野狐涎”比喻修行路上的诱惑与障碍,形象地说明了修行者需要克服内心的贪欲与烦恼,保持清净之心。
“汝侍吾笔砚,我元无一语”则表达了师徒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即使师父不言,侍者也能理解并跟随其意。这种无言的交流,体现了高深的修行境界。
“乃以羊角峰,蘸竭东湖水”运用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修行者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羊角峰代表险峻,东湖水则代表深邃与广阔,以此比喻修行者在困难中寻求智慧与力量的过程。
“学本无止法,犹海深无底”强调了修行是一个无尽探索的过程,正如大海一样深不可测。这不仅是对侍者的勉励,也是对所有修行者的启示,提醒他们要不断学习,永不止步。
“斥鴳从卑飞,大鹏九万里”通过对比斥鴳(小麻雀)与大鹏鸟的飞翔高度,寓意修行者不论起点高低,只要心怀远大目标,都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这句话鼓励人们无论当前处境如何,都应有追求更高目标的决心与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过程中的种种体验与感悟,表达了对修行者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他们追求真理、超越自我境界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