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钟山僧寺赓单仲右韵·其三》
《钟山僧寺赓单仲右韵·其三》全文
明 / 朱元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山势崚嶒谷隐僧,六通具足层层

鹊巢冠顶忘机处,午夜明星识已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层层(céng céng)的意思:逐层叠加,层层递进

具足(jù zú)的意思:指具备完备的条件或资源,能够满足需要。

六通(liù tōng)的意思:六通指的是六种通达的能力或条件。

明星(míng xī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备受瞩目和赞誉的人。

鹊巢(què cháo)的意思:比喻不稳固的住所或栖息处。

山势(shān shì)的意思:指山的形势或势力。也用来形容某种形势或势力的强大和威势。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午夜(wǔ yè)的意思:指夜深人静的时候,特指深夜时分。

夜明(yè míng)的意思:指夜晚明亮如白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钟山僧寺的宁静与庄严。首句“山势崚嶒谷隐僧”,以峻峭的山势和深邃的山谷隐喻僧侣修行的孤独与坚韧,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次句“六通具足势层层”,运用佛教中的“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来象征僧侣修行的高深境界,层层递进,寓意着修行之路的步步深入。

接着,“鹊巢冠顶忘机处”,通过一只喜鹊在山顶筑巢,象征着僧侣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心灵得以平静,达到了忘却世俗杂念的境界。最后,“午夜明星识已能”,午夜时分,群星闪烁,暗示在僧侣心中,真理如同星辰般明亮,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辨识出正确的方向,体现了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内心的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佛教哲学思想,展现了僧侣修行的崇高精神和对真理的不懈探索。

作者介绍
朱元璋

朱元璋
朝代:明   字:国瑞原名重八   生辰:1328年—1398年6月24日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
猜你喜欢

宿无可上人房

稀逢息心侣,细话远山期。

河汉秋深夜,杉梧露滴时。

风传林磬响,月掩草堂迟。

坐卧禅心在,浮生皆不知。

(0)

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

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

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

(0)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

衣食不下求,乃是云中仙。

山僧独知处,相引冲碧烟。

断崖昼昏黑,槎臬横只椽。

面壁攀石棱,养力方敢前。

累歇日已没,始到茅堂边。

见客不问谁,礼质无周旋。

醉卧枕欹树,寒坐展青毡。

折松扫藜床,秋果颜色鲜。

鍊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

白犬舐客衣,惊走闻腥膻。

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

(0)

夜会李太守宅

郡斋常夜埽,不卧独吟诗。

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䍦。

微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

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知。

(0)

闻莺

玉绳河汉晓纵横,万籁潜收莺独鸣。

能将百啭清心骨,宁止闲窗梦不成。

(0)

沙门崇惠登刀梯歌

百尺凌空倚剑梯,千峰回拔接天霓。

鏖炉霜明鸟道斋,龙泉金镮生虹蜺。

刀为树,剑作山,应真飞锡游其间。

一步一登,挥手攀毛,七星灿烂光斑斑。

干将剑刃两离披,碧光焰,上人履之不为崄。

镆铘刀,铦锋锐锷可吹毛,如今蹈之不足劳。

白若雪,青如冰,龟甲鱼鳞几百层,四部睹之,战战兢兢,万仞峰头见一僧。

宾铁文,青蛇色,茜■峥嵘寒岌嶷。

不伤不损难可测,方是大悲解脱力。

自古武臣矜剑术,舞之投之皆不失。

视之胆摄身慄慄,谁道挥戈移白日?

李广旧传百战功,何如今日见神通?

紫衣襜襜飞入空,出没纵横蹈刃兮,蹈刃兮光翡翠,黯黯精光和能利。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