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奥学(ào xué)的意思:奥学是指深奥的学问,高深的学术知识。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不变(bù biàn)的意思:保持不变,不发生变化
成书(chéng shū)的意思:指已经完成、定稿、成文的书籍或文件。
皋比(gāo bǐ)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相差悬殊。
可据(kě jù)的意思:可以依据,可以凭借
论难(lùn nàn)的意思:辩论或讨论困难的问题。
深功(shēn gōng)的意思:指深奥的学问或技艺。
圣恩(shèng ēn)的意思:指上天赐予的恩惠或帮助。
所之(suǒ zhī)的意思:指所述或所说的地方或事物。
文无(wén wú)的意思:指人没有文化知识,无法应对各种情况。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御题(yù tí)的意思:指应对和处理问题、挑战或考验。
- 鉴赏
这首挽诗《赵虚斋挽诗(其二)》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赵虚斋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学问精深、道德高尚之人的崇高敬意。
首联“奥学深功在易通,御题褒句圣恩隆”,开篇即以“奥学”点明赵虚斋学问之深,通过“易通”表达其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同时借“御题褒句”和“圣恩隆”来赞美赵虚斋受到的极高赞誉与恩宠,彰显其德高望重的地位。
颔联“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进一步赞扬赵虚斋在学术上的创新与贡献。他独自撰写书籍,开创了前人未有的先例;面对不同的学术观点,他能够公正地评判,体现了其学术态度的严谨与公正。
颈联“辞有所之端可据,文无不变论尤工”,指出赵虚斋在语言文字上的造诣深厚,无论是言辞还是文章,都能做到有根有据,且在不同情况下能灵活运用,展现出其卓越的文学才华。
尾联“皋比定集诸仙听,独惜丁宽道不通”,以“皋比”象征赵虚斋的讲学之地,暗示其学问广布,如同仙人般受人仰慕。然而,诗人也惋惜丁宽未能理解赵虚斋的学问之道,表达了对赵虚斋学术影响力未能完全被所有人理解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不仅高度评价了赵虚斋在学术、道德、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美两以大京兆少司寇召不赴奉寄一首
客于江左卜行藏,帝以明公重建康。
昙院已闻朱草秀,弇州何处白云长。
赭衣可得逢皋吕,青史奚由数赵张。
宪府空深慈雨望,鞠城犹指法星祥。
辞天有疏频曾上,玩世无心老更狂。
仙自千年吴市卒,人今一代鲁灵光。
听松便欲追弘景,辟谷应能学子房。
恩许烟霞栖海曲,诏分芝术给山囊。
丹函绿检书初就,玉霤金庭路未荒。
我亦拂衣从此逝,罗浮宁但忆吾乡。
冬日同苏大理子仁方比部子及金民部持甫臧博士晋叔李祠部道甫集李临淮清啸园得宫字
西园飞盖几人同,寒色苍茫几席中。
城雪尚连芳乐苑,阁云曾傍建康宫。
可能宾客逢荀令,未许风流减谢公。
斋里虎头金粟影,杜陵从此忆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