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直苑墙东,台因选将雄。
定虏凭骁骑,誇胡笑射熊。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军事训练与演练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边塞战争氛围。诗人欧大任以“西苑十二首”为题,选取“平台”这一特定场景进行描绘,展现了古代将士们在训练中的英勇与豪情。
首句“路直苑墙东”,点明地点,暗示了训练场的位置,位于苑墙的东侧,道路笔直,预示着训练的严谨与有序。接着,“台因选将雄”,进一步强调了此地作为选拔将领的重要性,暗示了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将领。
“云屯丹组甲,月抱绿沉弓”,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将士们身着鲜艳的战甲,手持绿色的长弓,仿佛云彩般聚集在一起,准备随时投入战斗。这里运用了“云屯”和“月抱”的比喻,既表现了士兵们的威武气势,也暗示了他们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
“定虏凭骁骑,夸胡笑射熊”,这两句描述了骑兵的勇猛和箭术的高超。骁骑即勇猛的骑兵,他们凭借自己的速度和力量,能够迅速击溃敌人;而“夸胡笑射熊”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箭术的精湛,仿佛能够嘲笑敌人的防御,轻松射中熊这样的大型动物,以此象征着箭术的高超。
最后,“君王非好武,频奏幕南功”,这句话揭示了训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耀,更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繁荣。君王并非喜好战争,而是希望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演练,提升军队的实力,确保边境的安宁,为国家赢得更多的荣誉和胜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军事训练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将士们的英勇与豪情,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军事力量的重视和对和平的渴望。
楼前山色秋横碧,楼下水光秋漫白。
眼看对此千里愁,楼下长歌古离别。
萧萧郎马何时归,雁奴去作斜行飞。
灞桥过客夕阳远,渭城行人朝雨微。
玉凄花冷令人瘦,日暮倚楼双翠袖。
蕙炷犹残鸂鶒香,曲尘半著鸳鸯绣。
五云飞过芙蓉城,洞天冷落云间笙。
妾身有愿化春草,伴君长亭仍短亭。
秋江渺渺无津涯,江边渔父船为家。
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
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
陆鲁望,张志和,朝朝诗思在烟波。
吾曹不解工吟咏,醉唱羲皇《网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