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苑十二首·其十二平台》
《西苑十二首·其十二平台》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路直苑墙东,台因选将雄。

云屯组甲,月抱绿沉弓。

定虏凭骁骑,誇胡笑射熊。

君王非好武,频奏幕南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幕南(mù nán)的意思:指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将幕布拉开,露出舞台后方的南门,表示戏曲演员的表演即将开始。

墙东(qiáng dōng)的意思:指靠近墙壁的一侧,比喻保守、守旧、不开明的思想观念或态度。

骁骑(xiāo qí)的意思:指勇猛善战的骑兵,形容勇敢有胆识。

云屯(yún tún)的意思:云屯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云彩聚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云团。

组甲(zǔ jiǎ)的意思:组成坚固的防御体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军事训练与演练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边塞战争氛围。诗人欧大任以“西苑十二首”为题,选取“平台”这一特定场景进行描绘,展现了古代将士们在训练中的英勇与豪情。

首句“路直苑墙东”,点明地点,暗示了训练场的位置,位于苑墙的东侧,道路笔直,预示着训练的严谨与有序。接着,“台因选将雄”,进一步强调了此地作为选拔将领的重要性,暗示了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将领。

“云屯丹组甲,月抱绿沉弓”,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将士们身着鲜艳的战甲,手持绿色的长弓,仿佛云彩般聚集在一起,准备随时投入战斗。这里运用了“云屯”和“月抱”的比喻,既表现了士兵们的威武气势,也暗示了他们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

“定虏凭骁骑,夸胡笑射熊”,这两句描述了骑兵的勇猛和箭术的高超。骁骑即勇猛的骑兵,他们凭借自己的速度和力量,能够迅速击溃敌人;而“夸胡笑射熊”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箭术的精湛,仿佛能够嘲笑敌人的防御,轻松射中熊这样的大型动物,以此象征着箭术的高超。

最后,“君王非好武,频奏幕南功”,这句话揭示了训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耀,更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繁荣。君王并非喜好战争,而是希望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演练,提升军队的实力,确保边境的安宁,为国家赢得更多的荣誉和胜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军事训练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将士们的英勇与豪情,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军事力量的重视和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边月

驱车宿双浦,极目耿金波。

不有中秋景,其如永夜何。

沙分疑白雪,练失想明河。

桂树元无意,南倾独好柯。

(0)

楼前曲

楼前山色秋横碧,楼下水光秋漫白。

眼看对此千里愁,楼下长歌古离别。

萧萧郎马何时归,雁奴去作斜行飞。

灞桥过客夕阳远,渭城行人朝雨微。

玉凄花冷令人瘦,日暮倚楼双翠袖。

蕙炷犹残鸂鶒香,曲尘半著鸳鸯绣。

五云飞过芙蓉城,洞天冷落云间笙。

妾身有愿化春草,伴君长亭仍短亭。

(0)

杨花

南陌风光剧可怜,杨花撩乱扑秋千。

一年春事抛流水,半醉心情付别筵。

冉冉惯寻芳草岸,蒙蒙欲下夕阳天。

残红同尽无消息,又化浮萍上钓船。

(0)

夏至日荥泽渡黄河

日车方北至,我马独南行。

广武风犹壮,黄河浪不平。

澄清谁揽辔,凭吊漫沾缨。

前路雄关近,当年驻重兵。

(0)

姑胥台怀古二首·其二

好上三台望,还从九曲行。

可怜文种水,犹抱伍胥城。

风雨松林暗,烟波笠泽清。

公孙今在否,寂寞久无声。

(0)

题渔乐图

秋江渺渺无津涯,江边渔父船为家。

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

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

陆鲁望,张志和,朝朝诗思在烟波。

吾曹不解工吟咏,醉唱羲皇《网罟歌》。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