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廑未经处,却幸丰昨岁。
溯上稽前年,颇有被灾地。
旧欠帑及粟,尽予豁除暨。
常行(cháng xíng)的意思:经常行动、习惯性行为
恩意(ēn yì)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情报以仇恨的行为。
方所(fāng suǒ)的意思:方位、地方、场所。
观民(guān mín)的意思:观察人民,了解民情。
缓征(huǎn zhēng)的意思:暂时停止征收税款或征兵
豁除(huō chú)的意思:指免除、豁免。
前年(qián nián)的意思:指两年前的时间。
申命(shēn mìng)的意思:申命指的是传达命令或指示。
省方(xǐng fāng)的意思:节省开支、减少浪费。
施惠(shī huì)的意思:给予帮助或恩惠
实切(shí qiē)的意思:真实而具体。
守土(shǒu tǔ)的意思:守卫自己的土地,保卫家园。
旬宣(xún xuān)的意思:指谣言传播迅速,声势浩大。
正项(zhèng xiàng)的意思:正确的事项或观点
正赋(zhèng fù)的意思:指诗文中的正式赋体,也泛指正式的赋文。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为免除山西地区前一年百姓债务而作。诗中体现了皇帝对地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百姓福祉的重视。
首句“省方所最重,观民及施惠”点明了巡视地方的重要性和关注民众疾苦的决心。接着,“兹来祝慈寿,实切敷恩意”表达了此次巡视的目的,即祝愿地方长官长寿,并实际地施以恩惠。
“正赋免十三,是盖常行例”说明了减免赋税的常规做法,显示了政府对减轻民众负担的政策。随后,“更廑未经处,却幸丰昨岁”则提到在未受过类似减免的地方,庆幸去年收成丰足,暗示了此次减免的范围和时机选择。
“溯上稽前年,颇有被灾地”回顾了前一年的情况,指出部分地区遭受灾害。接下来,“旧欠帑及粟,尽予豁除暨”表明了对这些受灾地区的债务减免措施,展现了政府对受灾民众的援助。
“其缓征正项,十免三并逮”进一步说明了减免措施的具体内容,即部分税收的延期征收或减免。最后,“申命守土臣,旬宣俾普被”强调了命令地方官员传达这一政策,确保所有民众都能享受到减免的福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地方治理的高瞻远瞩和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古代君主与民同乐、体恤民情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