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入(chū rù)的意思:指出入门户,进出行动。
冬天(dōng tiān)的意思:指动物在寒冷的冬天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能量和保护自身。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孤踪(gū zōng)的意思:独自行走,无人陪伴。
鬼中(guǐ zhōng)的意思: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豢扰(huàn rǎo)的意思:指人们养殖动物时,动物过度繁殖或者过度饲养,造成麻烦或困扰。也比喻人们过度繁衍、滋生,导致社会问题或困扰。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龙宫(lóng gōng)的意思:指奢华、宏伟的宫殿或居所。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末由(mò yóu)的意思:末尾,最后的一部分
穷冬(qióng dōng)的意思:指寒冷严寒的冬季。
人鬼(rén guǐ)的意思:形容人的样子或神情可怕恐怖。
入人(rù rén)的意思:指被欺骗、受骗。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失所(shī suǒ)的意思:失去了原本所属的位置或所在的环境。
所从(suǒ cóng)的意思:指随从、从属的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托孤(tuō gū)的意思:将孤儿托付给他人照顾。
岩石(yán shí)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事物或人。
一掬(yī jū)的意思:一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数量极少或微不足道的量。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云末(yún mò)的意思:指云彩遮蔽的地方,比喻隐蔽的地方或事物。
- 翻译
- 长久以来被囚禁,神异之物失去归宿。
它栖息在石壁缝隙,怎能算是龙的宫殿。
也有万丈深渊海,浩渺无边连天空。
谁说你智慧超群,能在人鬼世界游走。
寒冬时节天地冻,风云变幻难以逢。
清冷的一滴水,就在这里寄托孤独的踪迹。
- 注释
- 豢扰:囚禁、束缚。
久不氏:长久以来失去原有的归属。
砧岩:坚硬的岩石。
龙宫:神话中的龙居住的地方。
万仞海:极深的海洋。
智:智慧。
人鬼:人间和阴间。
穷冬:严寒的冬季。
风云:自然现象,象征时局变化。
泠泠:形容水声清冷。
溜:水流。
孤踪:孤独的踪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仙境或神秘之地的向往和追求。
“豢扰久不氏,神物失所从。”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此处游走,却又难以捉摸其踪迹。这里,“豢扰”一词形容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声音,“不氏”则意味着不为人知,“神物失所从”则是说这些超自然的存在已经迷失了方向。
“砧岩石壁下,岂足为龙宫。”诗人将自己置身于险峻的山岩之下,这里的环境虽然壮丽,却也让人感到一种力量不足以构成传说中的龙宫。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心中理想仙境的一种追求。
“亦有万仞海,茫茫与天通。”这里的“万仞海”形容的是广阔无垠的大海,而“茫茫与天通”则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仿佛可以直接沟通天地。
“谁言汝为智,出入人鬼中。”诗人质疑那些自称聪明之人,他们能够在人类和幽灵之间自由穿梭,这里既有对世俗智慧的怀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越常规、达到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穷冬天地闭,风云末由逢。”在严寒的冬季,大自然似乎关闭了它的大门,即便是风和云也难以相遇,这里描绘了一种封闭而孤寂的景象。
“泠泠一掬溜,于焉托孤踪。”最后两句诗,则是一种安身立命的追求。诗人仿佛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寻找到了一份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栖息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与精神家园的深切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