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汤周山》
《汤周山》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五言律诗

汤周二大仙,庐此得升天

风俗因兴庙,春秋记年

锦云紫盖,琴溜泻鸣泉

丹灶犹存鼎,仙花发故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大仙(dà xiān)的意思:大仙指的是非常厉害的仙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非常厉害、出色或者有超凡的能力。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记年(jì nián)的意思:记住年份,指记忆力出众或对历史事件有深刻记忆的人。

锦云(jǐn yún)的意思:指彩云、美丽的云朵,比喻美好的景色或形势。

鸣泉(míng quán)的意思:指流水声如泉水般清脆悦耳。

升天(sh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达到极高的水平或境界,形容非常出色或非常成功。

紫盖(zǐ gài)的意思:紫色的盖子,比喻贵重的物品或权势高峻的地位。

翻译
汤周二位大神仙,在此居住得以升天。
民间风俗因此兴起了庙宇,春秋更迭却无人记载年份。
如锦的云朵如同紫色的华盖张开,清泉从琴声般的细流中倾泻而出,发出鸣响。
炼丹的炉灶仍然保留着丹鼎,仙界的花朵在往日的花园中绽放。
注释
汤周:指古代的两位仙人,可能为泛指,非具体历史人物。
庐:居住。
升天:成仙,飞升上天。
风俗:民间习惯。
庙:供奉神灵的庙宇。
春秋:代表时间的流逝,春夏秋冬。
锦云:形容云彩美丽如织锦。
紫盖:紫色的华盖,比喻高贵或神秘。
琴溜:形容水流声音悦耳如琴音。
鸣泉:发出声响的泉水。
丹灶:炼丹的炉灶,象征修仙活动。
鼎:古代煮食或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指丹炉的一部分。
仙花:仙境中的花朵,寓意超凡脱俗。
故园:昔日的家园,此处指仙人曾经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汤周二大仙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仙界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想象。"庐此得升天"表明仙人在某个地方得以飞升,这里是指汤周山。"风俗因兴庙"则说明当地的人们因为对这位仙人的崇拜而修建了庙宇,以纪念和祭祀。

"春秋不记年"显示时间在这里已经失去了其通常的意义,仿佛进入了一个超脱世俗的永恒状态。接下来的"锦云张紫盖"和"琴溜泻鸣泉"则是对仙境景象的细腻描绘,通过华丽的云彩、美妙的音乐和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丹灶犹存鼎,仙花发故园"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意象。"丹灶犹存鼎"可能指的是炼制仙丹的遗迹,而"仙花发故园"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着仙人虽然飞升,但其精神和痕迹依然留在这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构建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个远离尘世、美好绝伦的世界。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寄东邻唐彦常

桐木散阴邻屋壁,子居巷东我巷西。

绣衣耀日轻拂袂,白马蹑云新凿蹄。

湖上笑歌多载酒,夜来归去醉如泥。

春风又别四十日,安得看山同杖藜?

(0)

送大机上白云二首·其一

水月池头屋,曾同听雨来。

故缘经岁别,又过几花开。

且尔酬诗债,深惭乏茗杯。

明朝出西郭,离思不堪裁。

(0)

秋晚即事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

关北又添三尺雪,江南别是一般天。

紫髯老将悬清梦,白面儿郎减少年。

说与南阳诸葛道,草庐虽好莫贪眠。

(0)

发东仓呈伯京

空江五月湖水生,摇摇一舸随潮行。

芦花旋风作雪舞,水气上天侵月明。

白发不禁游子兴,青山忽动异乡情。

天涯沦落何多幸,赖有故人如弟兄。

(0)

次韵答申屠子迪府推

今日风光好,梅花满屋春。

年年长在客,事事不如人。

道路貂裘敝,庭闱鹤发新。

晓来看雨露,小草亦精神。

(0)

素梅五十八首·其二十六

鹅州城东古梅树,鳞甲满身如老龙。

冷霜极冷欺不得,春风吹作玉玲珑。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