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传群盗下淮濒,又逐黄州韩使君。
《感时·其二》全文
- 翻译
- 忽然传来盗贼侵袭淮河的消息,
接着又有消息说黄州的韩使君被追赶。
- 注释
- 忽传:突然听说。
群盗:众多强盗。
淮濒:淮河边。
逐:追逐。
黄州:地名,在今湖北黄冈一带。
韩使君: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当时曾任黄州刺史。
却望:回头遥望。
长安:古都,这里代指朝廷。
天上:形容极远,如在梦境中。
愁看:满怀忧郁地看着。
天际:天边。
孤云:孤独的云彩,象征着孤独和离别。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宋次良的作品,名为《感时(其二)》。诗中通过对群盗侵扰和官员逃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之中的不平与忧虑之情。
“忽传群盗下淮濒,又逐黄州韩使君。”
这里“忽”字表现出突发事件的突然性,群盗的行动如同惊涛骇浪,迅速蔓延。淮濒即指江南的淮河流域,而黄州则是历史上的一个地方官名,这两处地点的提及,映射出战乱之中的混乱与无序。
“却望长安在天上,愁看天际有孤云。”
诗人在这里通过对长安(唐代都城)的眺望,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长安作为古都,不仅是物质上的繁华,更承载着文化与政治的光辉。而“愁看天际有孤云”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那一抹孤云仿佛象征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动荡时局的无奈和哀愁,同时也透露出对久远往昔之美好生活的一份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鸿雁生塞北行
鸿雁何从来,千里度江湘。
当春既北飞,涉秋复南翔。
岂不念乡塞,所至逐炎凉。
客子别家久,遥遥征路长。
朝游齐鲁国,暮行吴越乡。
何思拔泰茅,惟忧系否桑。
壮心移岁华,徂貌委年霜。
蓬飞绕本根,蕖落恋旧房。
此邦虽乐土,故乡焉可忘。
居庸行
昔望居庸南,今出居庸北。
岩峦争吞吐,风水清且激。
逶迤数千里,曲折殊未息。
关门两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
荒鸡一鸣关吏起,列宿惨淡云徘徊。
山盘盘,石圉圉,状如龙,势如虎。
龙怒欲腾虎欲舞,太行剑戟犹如许。
昔不容单车,今马列十伍。
圣人有道关门开,关门开,千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