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时·其二》
《感时·其二》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忽传群盗下淮濒,又逐黄州韩使君

却望长安天上,愁看天际孤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却望(què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怀不满意,希望得到更好的情况。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翻译
忽然传来盗贼侵袭淮河的消息,
接着又有消息说黄州的韩使君被追赶。
注释
忽传:突然听说。
群盗:众多强盗。
淮濒:淮河边。
逐:追逐。
黄州:地名,在今湖北黄冈一带。
韩使君: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当时曾任黄州刺史。
却望:回头遥望。
长安:古都,这里代指朝廷。
天上:形容极远,如在梦境中。
愁看:满怀忧郁地看着。
天际:天边。
孤云:孤独的云彩,象征着孤独和离别。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宋次良的作品,名为《感时(其二)》。诗中通过对群盗侵扰和官员逃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之中的不平与忧虑之情。

“忽传群盗下淮濒,又逐黄州韩使君。”

这里“忽”字表现出突发事件的突然性,群盗的行动如同惊涛骇浪,迅速蔓延。淮濒即指江南的淮河流域,而黄州则是历史上的一个地方官名,这两处地点的提及,映射出战乱之中的混乱与无序。

“却望长安在天上,愁看天际有孤云。”

诗人在这里通过对长安(唐代都城)的眺望,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长安作为古都,不仅是物质上的繁华,更承载着文化与政治的光辉。而“愁看天际有孤云”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那一抹孤云仿佛象征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动荡时局的无奈和哀愁,同时也透露出对久远往昔之美好生活的一份怀念。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鸿雁生塞北行

鸿雁何从来,千里度江湘。

当春既北飞,涉秋复南翔。

岂不念乡塞,所至逐炎凉。

客子别家久,遥遥征路长。

朝游齐鲁国,暮行吴越乡。

何思拔泰茅,惟忧系否桑。

壮心移岁华,徂貌委年霜。

蓬飞绕本根,蕖落恋旧房。

此邦虽乐土,故乡焉可忘。

(0)

题竹·其二

楚人江上竹枝歌,风雨潇潇放棹过。

翠黛含颦欲谁怨,九疑云暗奈愁何。

(0)

次韵王中斋登拱翠楼

曾醉危楼坐石坡,弹筝击缶醉婆娑。

蓬飞已改流年鬓,木老犹存旧日柯。

红树参差秋水远,碧山高下夕阳多。

此时还纵西风眼,共倚阑干起浩歌。

(0)

送李荣甫知事迁淮西·其一

长松生冈陵,质与风木异。

春和犹凛然,况处风霜地。

尘埃飞六月,岂足为我秽。

一雨洗苍苍,凌空气尤厉。

(0)

居庸行

昔望居庸南,今出居庸北。

岩峦争吞吐,风水清且激。

逶迤数千里,曲折殊未息。

关门两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

荒鸡一鸣关吏起,列宿惨淡云徘徊。

山盘盘,石圉圉,状如龙,势如虎。

龙怒欲腾虎欲舞,太行剑戟犹如许。

昔不容单车,今马列十伍。

圣人有道关门开,关门开,千万古。

(0)

石鼓

孔庙颓墙下,周宣石鼓眠。

苔分敲火迹,雨洗篆蜗涎。

野老偷为臼,居人打卖钱。

有形终亦尽,流落谩堪怜。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