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毛女图》
《毛女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六国城辇入秦,深花密柳锁青春

神仙自有长生路,岂是阿房里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房(ē páng)的意思:指追求权力、富贵而不择手段的人。

长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长期生存,永远存在。

城辇(chéng niǎn)的意思:指高墙和车辇,形容官员权力高峻。

里人(lǐ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人,也可以指内部人员。

六国(liù guó)的意思:指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也用来形容众多国家或势力并存的局面。

倾城(qīng chéng)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极美,美得令人心动。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生路(shēng lù)的意思:指逃生的路线或方法,也比喻转机或改变困境的机会。

阿房宫(ē páng gōng)的意思:阿房宫是指秦始皇的宫殿,也用来形容豪华富丽、宏伟壮观的建筑或场所。

鉴赏

这首诗《毛女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更迭、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

首句“六国倾城辇入秦”,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战国时期,六国的繁华与权力的集中,最终被秦国统一的历史场景。“辇”字形象地描绘了诸侯国君乘坐的豪华车驾,隐含着权力与奢华的象征。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也暗示了强权对于个体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次句“深花密柳锁青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里的“深花密柳”既指自然界的美景,也暗喻着权力中心的封闭与神秘。同时,“锁青春”一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被权力束缚、无法自由发展的感慨,寓意着在权力的压迫下,个人的青春活力被压抑和限制。

后两句“神仙自有长生路,岂是阿房宫里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神仙”与“阿房宫”进行对比,前者代表了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生命状态,后者则是权力与奢华的象征。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权力与物质追求的反思,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最后一句“岂是阿房宫里人”,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权力的奴隶,暗示了存在一种超越权力束缚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事件的描绘,以及对权力、生命、自由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元会曲

苍木肇皇纪,朱光熙泰元。

明堂八轨凑,洛邑四方尊。

河山周武卫,表里殿师藩。

镛鼓天上合,冠盖日中屯。

玉帐云龙会,南山椒柏樽。

穆清乾极拱,优渥奉华恩。

惭非白兽客,虚承象魏言。

(0)

逢方仲敏侍御二首·其二

依依把袂逐多情,为问何时下玉京。

报道圣躬添万寿,南郊大礼庆初成。

(0)

东石篇

东有石,一段云,卧起亏蔽如舞裙。

苔痕藓晕土花绣,中有玉质黄金纹。

东海更东下,龙气何氤氲。

空闻叩牛角,旋见叱羊群。

高山深林天地隔,蓬壶方丈仙凡分。

明堂韶磬不作贡,清庙柱础殊无闻。

嗟尔东石徒纷纷,我欲携之障百川、策奇勋。

不能炼成五色文,补天妙手古所云。

补天手,东石君。

(0)

丁丑六月二日与东江石潭未斋介溪饯别閒斋司业于受公房联句二首·其一

十年萧寺此重游,一酌还同惜别留。

聚散无端庭树长,阴晴未定海云浮。

宦情莫问僧炊饭,诗兴惟凭客倚楼。

天末相望重相忆,欲攀江柳系兰舟。

(0)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其十三

高槐细柳俨成行,远水遥山护草堂。

一片浮云飏空碧,半分寒气酿春光。

(0)

初夏即事二首·其二

云日阴阴水气凉,园林梅子半青黄。

农歌野唱元无谱,和合沧浪意自长。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