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一》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一》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满头华发怕逢春,山鬼揶揄正笑人。

祖道不沾雩峡水,征袍空染贯城尘。

已无勋业彝鼎,岂有声名动搢绅。

但得五湖风月在,钓船还与白鸥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鸥(bái ōu)的意思:白色的海鸥,比喻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不沾(bù zhān)的意思:不受某种影响,不与某物接触或关联

钓船(diào chuán)的意思:比喻故意引诱,设下圈套,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贯城(guàn ché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而远传,传遍整个城市。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山鬼(shān guǐ)的意思:指山中的妖怪或山里的野兽。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的人。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勋业(xūn yè)的意思:指功勋卓著的事业或业绩。

揶揄(yé yú)的意思:用轻蔑、嘲笑的语言或行为来戏弄、调侃他人。

彝鼎(yí dǐng)的意思:指古代的彝族人民使用的一种烹饪用具,用来烹调美味的食物。比喻人才出众,有才华。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征袍(zhēng páo)的意思:指军队出征时所穿的战袍。

祖道(zǔ dào)的意思: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道德准则或智慧。

鬼揶揄(guǐ yé yú)的意思: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讽刺或嘲笑别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纪所作的《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功名未就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句“满头华发怕逢春”,诗人以满头白发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忧虑和恐惧。接着,“山鬼揶揄正笑人”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中的幽灵人格化,它们似乎在嘲笑诗人的衰老与无力,增添了诗的悲凉气氛。

“祖道不沾雩峡水,征袍空染贯城尘。”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遗憾。他没有在重要的仪式上得到神灵的庇佑(“祖道不沾雩峡水”),也没有在征战中留下辉煌的战绩(“征袍空染贯城尘”),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与失落。

“已无勋业铭彝鼎,岂有声名动搢绅。”这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已经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无法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更无法在士大夫阶层中引起轰动。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最后,“但得五湖风月在,钓船还与白鸥亲。”诗人转而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自然的和谐。他渴望在五湖四海的美景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过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这种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超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不如意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荷钱·其二

江南春尽已田田,鹅眼青浮万颗圆。

雪藕人过留藻鉴,采莲舟去坠花钿。

山林买隐衣难制,姹女临波数更妍。

愿借十千赊绿蚁,碧筒宁惜饮如泉。

(0)

秋柳

曾共栖乌宿白门,西风憔悴别王孙。

千条明月清商曲,一路朝霜子夜村。

何处斑鵻啼著曙,经年骝马去平原。

生来不识临岐恨,未到津亭已断魂。

(0)

任丘桃

山桃魁众实,小者尚如拳。

但啖休怀核,为豪胜得仙。

儿偷须莫问,士杀觉犹贤。

愿作任丘长,千林种满前。

(0)

朱樱

佳果来江市,殷红出上阑。

虚言樊素口,空照赤瑛盘。

山鸟偷时下,邻翁袖未乾。

分甘从野老,犹得奉清欢。

(0)

盆中绿萼

盆山添小景,物候报芳春。

素萼低相媚,苍苔迹渐沦。

岁寒孤自抱,风雪四无邻。

寂寞林居士,无惭世外身。

(0)

莳菊四首·其三

满天黄叶下,未识是林皋。

芳草缘幽巷,茅斋卧短蒿。

采之如送酒,插以代登高。

月下频行圃,终宵人影劳。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