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舆(ān yú)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
别馆(bié guǎn)的意思:指别人的住所或工作场所。也指别人的家或别人的住所。
蒇事(chǎn shì)的意思:指事情困难重重,情况复杂,难以解决。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吉行(jí xíng)的意思:吉祥顺利的行动。
旧好(jiù hǎo)的意思:指旧时的友好关系或旧时的美好回忆。
卷阿(juàn ā)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迅速、敏捷。
流澌(liú s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滦阳(luán yáng)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胆略过人。
弥月(mí yuè)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延续许久。
目成(mù chéng)的意思:指眼睛变得明亮、有神采。
平远(píng yuǎn)的意思:平远意指平坦而遥远的距离,也可引申为抱负或目标的追求。
虔奉(qián fèng)的意思:虔诚地供奉神灵或尊敬的人物。
入冬(rù dōng)的意思:指季节从秋天转变为冬天,或是气温开始变得非常寒冷。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神京(shén jīng)的意思:指京城,特指北京。
习武(xí wǔ)的意思:学习武术,修炼武艺。
兴寄(xīng jì)的意思:表示因思念而寄托情感。
严节(yán jié)的意思:指严肃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前往热河的途中,对沿途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慨。首句“习武柔遐蒇事并”暗示了皇帝在行进中兼顾军事训练与文治武功,展现了其多面的帝王形象。接着,“安舆虔奉返神京”则表达了皇帝对京城的深切眷恋之情。
“两弥月已届严节,三十里而遥吉行”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和距离的递增,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庄严。其中“严节”一词,既指寒冷的季节,也暗含着对时节更替、岁月流转的感慨。
“别馆卷阿依旧好,寒林平远入冬清”描绘了沿途风景,别馆、寒林、冬日的清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肃穆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皇帝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流澌却虑拿舟冷,兴寄滦阳与目成”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流水(流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拿舟(驾船)则是行动的体现,两者结合,表达了对时光与行动的思考。同时,“兴寄滦阳与目成”一句,将情感寄托于滦阳(地名),与眼前的景致相呼应,展现出诗人(或皇帝)在旅途中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在长途旅行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间、行动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的帝王,对生活、对自然、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竹村
路盘白竹村,崎岖探穷谷。
居人八九家,林杪构破屋。
下惟四柱立,亭亭不附木。
仰视如鸟巢,夕暝梯云宿。
楼动晚风吹,万竿如戛玉。
已防虎豹害,复惧麋鹿触。
我行多仿徨,不敢岐路哭。
从者俱饥色,清潭聊手掬。
吾语勿苦饥,餐松毛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