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飘终蜃结,帆过失舟沉。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次韵寥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首句“一面残生足”,诗人以“残生”二字开篇,表达了对生命短暂而脆弱的感慨,同时暗示了对生活经历的丰富与满足。接着,“区区未死心”则透露出诗人虽已步入晚年,但内心仍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不愿轻易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魂飘终蜃结,帆过失舟沉”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灵魂的飘荡比作蜃结(一种海洋生物,能制造出幻象),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幻;“帆过失舟沉”则以航行中的帆船为喻,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失落,强调了生命旅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积惨曾何语,离居久废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苦痛与孤独的反思。诗人通过“积惨”、“离居”、“久废吟”等词,表达了在漫长岁月中积累的痛苦与孤独感,以及长时间以来对诗歌创作的疏远,暗示了心灵深处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因君动清兴,还嗣惠连音”两句,诗人借由与友人的交流激发了创作的热情,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传承与追求。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友人或知音,“惠连音”则暗指谢惠连,一位才华横溢的南朝诗人,以此表达了诗人对优秀文学传统的敬仰与渴望继续创作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孤独、痛苦、追求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二寿晏云心
五五复五五,二八且重重。
后天先甲如此,满月喜相逢。
一日须倾三百,月小又输一日,不满九千钟。
但愿客常满,莫问海尊空。赋长篇,赓短韵,剩谈丛。
乱来风日自美,一橘两衰翁。
几见东陵瓜好,又看西邻葵烂,半醉半醒中。
偶得洞宾象,混混起相从。
八声甘州·其六春雪奇丽,未能赋也,因古岩韵志喜
甚花间、儿女笑盈盈。人添雪狮成。
任踏青无路,凌波有地,步步光尘。
招得梅妃魂也,好似去年春。
柳亦何曾絮,都是云英。
休道东皇诞漫,到茶烟歇后,谁浊谁清。
赖谢娘好语,端胜解围兵。
看昨朝、天公雨粟,定大家、快活社翁平。
春晴好,溶溶雨尽,听卖花声。
满江红·其四送宋惠父入江西幕
满腹诗书,馀事到、穰苴兵法。
新受了、乌公书币,著鞭垂发。
黄纸红旗喧道路,黑风青草空巢穴。
向幼安、宣子顶头行,方奇特。溪峒事,听侬说。
龚遂外,无长策。便献俘非勇,纳降非怯。
帐下健儿休尽锐,草间赤子俱求活。
到崆峒、快寄凯歌来,宽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