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馆中戏笔二首·其一》
《馆中戏笔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风扇冷子云亭蕉叶临池未变青。

偃蹇不知当世务,抽毫思摹蕊珠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抽毫(chōu háo)的意思:指非常细心、精细,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注意到。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风扇(fēng shàn)的意思:指人为了迎合别人或取悦别人而表演或做作。

蕉叶(jiāo yè)的意思:指蕉叶的形状,比喻事物的片面或表面现象。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冷子(lěng zǐ)的意思:冷子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冷酷无情、冷漠无情。

蕊珠(ruǐ zhū)的意思:指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

世务(shì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事务,泛指社会上的各种事情、事务。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云亭(yún tíng)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亭子,比喻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广阔。

蕊珠经(ruǐ zhū jī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的精华部分。

子云亭(zǐ yún t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在官场中得到重用,并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馆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陶益在馆中的悠闲生活与精神追求。

首句“金风扇冷子云亭”,以“金风”点明季节为秋,秋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营造出清幽的氛围。“子云亭”则暗示了此处的高雅与文人气息,仿佛是文学与艺术的圣地。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次句“蕉叶临池未变青”,将视线转向池边的芭蕉叶,虽未因季节更替而褪色,依然保持翠绿,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变。芭蕉叶与池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守。

“偃蹇不知当世务”,诗人以“偃蹇”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不问世事的态度。这里的“偃蹇”既有身体的姿态,也暗含了对世俗事务的不屑与疏离,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抽毫思摹蕊珠经”,描绘了诗人提笔书写的情景,他思考着如何模仿仙界的经典文献——“蕊珠经”。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与向往,也暗示了他在精神世界中的探索与追求,渴望通过文字传达出超越现实的智慧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陶益在馆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文学、艺术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曼公书至,得山阴师死事信·其四

制科忝出陆公门,同是门生独荷恩。

规讽每蒙倾耳听,询谋偏许纵情论。

受知不浅常跻阁,相见无时特谕阍。

何事违师苦求去,祗今西望漫伤魂!

(0)

梧州杂诗·其四

侧耳羊城信,穿烽二使来。

诏开藩镇泣,风斗海船回。

事变知天意,时危有将才。

长城真可恃,驻跸漫惊猜!

(0)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其四

元戎杖钺已专征,约法南人禁举兵。

乌合自难迎大敌,骁腾或可借虚声。

冒封恩滥诛非罪,奉使官多撤有名。

过岭尚书旌节弃,幸邀铜马脱馀生!

(0)

端州杂诗·其十二

乍丧元戎举国悲,军中留后早相推。

即愁阃帅权旁落,岂虑天王政下移!

诸将比肩轻节钺,同官属目拥旌麾。

纷纷割据知难问,从此关门不用师!

(0)

哀江南·其十八

新安初不守,仗节司李独。

岂意衔须人,近出乌程族!

妻女手自屠,终焉一剑伏。

脰断不肯殊,抉吭以瞑目。

尸听府吏裹,义动酋长哭!

昔闻潘生言,凛焉毛发肃。

我歌江南哀,哀绝为君续。

(0)

哀江南·其十三

顾侯尹钱塘,才气素英果。

骄虏渡吴江,誓往邀其惰。

中丞已郊迎,欲袒谁当左!

妻孥笑指波,版籍泣投火。

两膝屈不得,踞向穷庐坐。

举幡士女号,请元门人裹。

拜舞迎阶墀,独行庶不颇!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