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直讲纪咏·其三》
《直讲纪咏·其三》全文
明 / 陈子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众流元意委沧溟爝火何当借日星。

长接儒生故业,揣无新语圣人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故业(gù yè)的意思:指已故的人的遗业或事业。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爝火(jué huǒ)的意思:指火焰明亮而炽烈,形容事物光辉熊熊、威力强大。

人听(rén tīng)的意思:指人们都在倾听,形容某种事物或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儒生(rú shēng)的意思:指具备儒家思想、修养和学问的人。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温故(wēn gù)的意思:温习旧知识,回顾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众流(zhòng liú)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物一起流动或聚集在一起。

鉴赏

这首诗《直讲纪咏(其三)》由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知识传承与教育的深刻思考。

首句“众流元意委沧溟”,以“众流”比喻众多的知识和学问,它们最终汇聚于“沧溟”,象征着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蕴含着无限的智慧与真理。这里表达了知识的丰富性和深邃性,以及它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次句“爝火何当借日星”,“爝火”在这里比喻微小而短暂的知识之光,与“日星”相对比,强调了即使是最微小的知识也应得到重视和发扬,如同日星般照亮前行的道路。这句话传达了对知识传播与共享的渴望,以及对每一个个体贡献价值的认可。

后两句“长接儒生温故业,揣无新语圣人听”,进一步阐述了教育与学习的过程。前半句“长接儒生温故业”意味着持续不断地与学生分享和复习旧有的知识,强调了回顾与巩固的重要性。后半句“揣无新语圣人听”则表达了对创新与探索的期待,希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提出新的见解和理论,为社会带来新的思想火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知识、教育和创新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传承与个人成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期待。

作者介绍

陈子壮
朝代:明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猜你喜欢

溪上偶成二首·其一

霜冷信冬晴,苕溪半日程。

正篷辞月色,攲枕受松声。

渔隐前时约,山讴古样情。

料应朝市客,笑我独为清。

(0)

春意满庭除,红尘半点无。

山川同变化,天地一模糊。

石友耸冰骨,松公掀寿须。

相望王子宅,不见夜篷孤。

(0)

南塘偶成

静向南塘验物情,东风又绿柳边汀。

梅花密点残棋局,蜗篆斜题小砚屏。

浮世虚无春后雪,故人零落晓来星。

逢时且进杯中醁,休学怀沙赋独醒。

(0)

次台州巾子山任翻韵

天留胜处占清凉,山挟波光薄我裳。

看遍尘寰兴废事,竹阴千古一禅房。

(0)

咏睡蝶

曲径疏篱来往游,沉沉罢舞枕枝头。

香偷韩椽身犹困,魂绕庄周梦更幽。

似饮花浆千日醉,却闲苔影一帘愁。

东风无赖频吹醒,又趁狂蜂恼画楼。

(0)

惜黄花.重阳

秋光将老。黄花开早。露浥清晓,金钱万叠犹小。

簪遍碧云鬟,压倒乌纱帽。更把来、玉觞同釂。

过□添炉鼎,朱颜愈少。壮道骨,长仙风,养成灵宝。

今日去登高,谩说龙山好。悄不如、自家蓬岛。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