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莎行/踏莎行》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蹋 莎 行 /踏 莎 行 宋 /吴 文 英 杨 柳 风 流 ,蕙 花 清 润 。苹 □未 数 张 三 影 。沈 香 倚 醉 调 清 平 ,新 辞 □□□□□。鲛 室 裁 绡 ,□□□□。
□□白 雪 争 歌 郢 。西 湖 同 结 杏 花 盟 ,东 风 休 赋 丁 香 恨 。
- 注释
- 润玉:指肌肤。
笼绡:簿纱衣服。
檀樱:浅红色的樱桃小口。
檀,浅红色。
绣圈:绣花圈饰。
榴心:形容歌女红色舞裙上印着重叠的石榴子花纹。
艾枝:端午节用艾叶做成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
见《荆札岁时记》。
一箭:指刻漏。
古代计时工具。
香瘢:指手腕斑痕。
红丝腕:民俗端午节以五色丝系在腕了以驱鬼祛邪。
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
见《风俗通》。
菰:水生植物,也称茭白,可作菜,子实可食。
- 翻译
- 柔润如同白玉的肌肤,罩着菲薄透明的纱衣。用罗绢团扇轻轻遮蔽着浅红的樱桃小口。脖颈上围着绣花圈饰,还散发着淡淡的脂粉香气。大红的舞裙上,石榴花的花纹重重叠起,艾草枝儿斜插着舞乱的发髻。
午梦迷离。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看窗前的月影,只是片刻转移。手腕上红丝线勒出的印痕刚刚褪去。江面上的雨声淅淅沥沥,却无法望到思念中的你。只有萧萧的晚风吹着菰叶,那境味简直就像已经到了秋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室内的静谧生活情景。她手持团扇,身穿美丽衣裳,气质高贵。女子的手指轻触着檀木制成的扇子,而她的衣服上还残留着淡淡的脂香。这一切都透露出她精致的生活和细腻的情感。
"榴心空叠舞裙红"一句,表达了女子在寂寞中想象着自己穿着红色的舞衣翩翩起舞,但却只是空有愿望。"艾枝应压愁鬟乱"则是她用艾草扎住散乱的头发,心中的烦恼与之相随。
午后,她沉浸在千山万壑的梦境中,而窗外的阴影如同一支箭穿过她的视野。诗人还细腻地描写了女子手腕上新褪去的香瘢,透露出她的美丽与柔弱。
最后两句“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则是女子听着远处江边人们在雨声中的声音,而她自己则在晚风中感受到菰叶带来的秋意和那份难以言说的愁绪。
这首诗通过对室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孤独与情感世界,以及她们对于外界的渴望和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