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王 季 友 题 半 日 村 别 业 兼 呈 李 明 府 唐 /郎 士 元 村 映 寒 原 日 已 斜 ,烟 生 密 竹 早 归 鸦 。长 溪 南 路 当 群 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景(bàn jǐng)的意思:指景色只见一半,形容视野受限或局限性强。
东邻(dōng lín)的意思:东方的邻居或邻国。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密竹(mì zhú)的意思:指竹子丛生得很密,比喻人才聚集、学问渊博。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数家(shù jiā)的意思:指对多个人或机构进行评估、比较,以确定最好的。
小径(xiǎo jìng)的意思:小径指的是狭窄的道路,比喻行走的途径狭小而不起眼。
欲待(yù dài)的意思:指愿意等待或者期待某个人或某件事情的到来。
照数(zhào shù)的意思:按照数目进行计算或行动。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注释
- 寒原:指冬天的原野;冷落寂静的原野。
岫:山。
半景:微光,余光。
东邻:东边的邻居。
主人:这里指作者的友人王季友。
- 翻译
- 夕阳余光点撒在村外的原野上,村里人家炊烟袅袅,乌鸦也早早的飞入密林深处。
溪流南边的小路对面群山峻岭,东边的几家邻居还沐浴在夕阳光下。
门前的小径两旁花草繁茂,马儿踏于清沙软泥之上自饮甘泉。
真是既想待在季友的住处欣赏月色美景,又想去李太守那里游玩赏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开篇“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两句,以冷寂的景象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透露出一丝秋意萧瑟之感。接着,“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自然山川与人居建筑巧妙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
下片“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小径、芳草、流水、浅沙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意境。最后,“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远方美丽风景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生动的画卷之中。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诗 其七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
南山有旧宅。
拟古 其四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读《山海经》 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拟古 其五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簷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