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忆甲午北上过方顺桥,咏雏妓弹琵琶,有句“身与琵琶一样长”,稿已佚,以词纪之》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房(bié fá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争执。
缠头(chán tóu)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乱不清。
调停(tiáo tíng)的意思:指在争执、纠纷中起到调解、斡旋的作用。
娇小(jiāo xiǎo)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体型小巧玲珑,娇嫩可爱。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桥头(qiáo tóu)的意思:桥头是指河流或道路的起点或交汇处。在成语中,桥头常常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转折点。
声调(shēng diào)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音调。他的声调很甜美。(作主语)
(2) (名)字调。
[构成]
偏正式:声(调
[同音]
升调挽袖(wǎn xiù)的意思:挽起袖子,表示准备行动或努力工作。
小雏(xiǎo chú)的意思:小鸟刚出生就离开了巢穴,比喻人刚到一个陌生环境就立即离开。
鸦黄(yā huáng)的意思:指鸦鸣黄昏,形容事物即将结束或垂暮的状态。
一样(yí yàng)的意思:相同、相等
- 鉴赏
这首《采桑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聂树楷所作,描绘了一幅北上途中邂逅的场景。诗人回忆在方顺桥头,遇见了一个娇小的雏妓,她身姿曼妙,仿佛琵琶一般修长。她的歌声轻盈,口中的香气微送,动作间流露出一丝妩媚。当她演奏琵琶时,甚至停下歌声,撩起衣袖,掀起下裳,以此吸引过往行人的注意,索要财物作为报酬,然后离开去往他处。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生动的市井人物形象,展现了那个时代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和人性的一面。词中既有对女子才艺的赞赏,也透露出对她们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