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

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èndàoxièfēndòuzhōu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dòuzhōunéngwǎnzhànghángōngtóngwèigèngtóngcān

ānzhītiānshàngyǎngxiándǐngqiězuòshānzhōngzhǔcàikà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豆粥(dòu zhōu)的意思:指简单、朴素的生活或饮食。

公同(gōng tóng)的意思:共同的,一起的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养贤(yǎng xián)的意思:培养和提拔有才能的人

翻译
喝豆粥可以驱赶夜晚的湿热寒气,和您一起品尝更是美味共享。
谁知道那天空中的仙人之鼎,暂且就当作山中烹煮蔬菜来看待。
注释
豆粥:用豆子煮成的粥。
晚瘴寒:夜晚的湿热病气。
公:指对方,这里可能是朋友或尊称。
养贤鼎:象征着天宫或高位者的培养贤才之处。
山中煮菜:在山中简单的生活,可能暗指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答李任道谢分豆粥》。诗中,黄庭坚以豆粥为引,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朴素理解。他将普通的豆粥视为能够驱散夜晚瘴气的温暖之物,与朋友共享这份简单却深厚的友情,如同共餐一般。诗人巧妙地将豆粥与“天上养贤鼎”相提并论,寓意即使身处山野,也能以平凡之事体悟到人生的贤德与高洁。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清雅风格。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挽毕宰二首·其二

极穷如自虑,笃养有馀欢。

动以古为法,事皆人所难。

凶奸多上寿,庸鄙或高官。

为喜才堪恃,丛深谢砌兰。

(0)

送澹斋吴判官还台

佐郡清声播,巡台应辟除。

施为多近古,恬澹不渝初。

政每寻无迹,□□□□馀。

抚摩殊搏击,去蠹肯踌躇。

(0)

尤美轩

巉然绝壑临招提,仰视疑欲干晴霓。

林峦献状还左右,烟云变相随高低。

少日登高不惮远,喘汗赪颜如夏畦。

却凭轩槛认行处,一览不待穷攀跻。

爱山愿作此轩客,饥火驱出仍东西。

青衫乌帽犯尘土,梦想春绿浮凫鹥。

归寻舟刻剑已往,扁榜仅能存旧题。

道人知我若有失,更附山房拂栱梯。

方欣胜观还昔时,忽讶妙语来磻溪。

茫茫六合有安宅,恍悟十年行路迷。

甘与山僧为逆旅,自使妇姑相勃溪。

暗明通壅悉还汝,无所还者吾其栖。

但惭屋上复加屋,空费囊中金袅蹄。

(0)

夷山醉歌·其一

楚狂醉歌歌正发,更上梁台望明月。

朔风猎猎吹我衣,绝代佳人皎如雪。

搥羯鼓,弹箜篌,烹羊宰牛坐糟丘,一笑再笑扬清讴。

遥看汴水波声小,锦棹忘还事多少。

昨日金明池上来,艮岳凄凉麋鹿绕。

麦青青,黍离离,万年枝上鸦乱啼。

二龙北狩不复返,六龙南渡无还期。

金铜泪迸露盘湿,画阑桂柱酸风急。

鸠居鹊构苍隼入,蛇出燕巢白狐立。

东南地陷妖氛黑,双凤高飞海南陌。

吴山日落天沈沈,母子同行向天北。

关河万里雨露深,小儒何必悲苦辛。

归来耳热忘头白,买笑挥金莫相失。

呼奚奴,吹觱篥,美人纵复横,今夕复何夕。

楚狂醉歌歌欲辍,老猿为我啼竹裂。

(0)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其五

昔年去国大苍黄,同舍诸生半死亡。

春别浙江花似雾,秋行碛地草如霜。

时沽市酒借馀景,屡宿官邮悲故乡。

满目故人皆厚禄,吾侪添得两奚囊。

(0)

北师驻皋亭山

钱塘江上雨初乾,风入端门阵阵酸。

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宫垂泪湿铃鸾。

童儿空想追徐福,疠鬼终朝灭贺兰。

苦议和亲休练卒,婵娟剩遣嫁呼韩。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