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能唤我归,衰鬓及未葆。
何非有此翁,那得有此媪。
恩爱(ēn àì)的意思:指夫妻之间感情深厚、相互关心、互相关爱的状态。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刻意(kè yì)的意思:有意识地、特意地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鹿门(lù mén)的意思:指高明的人才,也指有很高的地位或者权力的人。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衰鬓(shuāi bìn)的意思:形容年老衰老的容颜。
有志(yǒu zhì)的意思: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这首诗《答》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志向与归隐的深刻思考。
首句“世岂无高人,刻意在枯槁”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高人形象,他们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超脱,通过极端的自我约束来达到内心的宁静。然而,“竟为恩爱累,有志莫能保”,现实往往与理想相悖,即使有远大的志向,也常常被世俗的情感所牵绊,难以保持初心。
接着,“君能唤我归,衰鬓及未葆”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如果有人能够引导他回归自然,即便年华已逝,他也能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何非有此翁,那得有此媪”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老年生活态度的理解。他认为,无论是老翁还是老妇,只要心态平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各个阶段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和谐共生、相互陪伴的重视。
最后,“著书吾岂能,庶几获幽讨”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同时也表达了通过深入思考与探索,希望能获得心灵深处的感悟与启迪的愿望。“何必登鹿门,是山皆可老”则以鹿门山为例,说明真正的归隐并不在于地理位置,而在于心灵的安放与自由。任何地方,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和心境,都可以成为理想的归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探讨人生的追求、归隐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老年生活、个人价值与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先生一去三十年,蘋藻聊修讳日虔。
雌剑忽寻雄剑逝,恰恰岁暮吾无钱。
乃知毫发有造化,此礼终与吾毋缘。
人生损益固常理,韩门仍被流俗牵。
凤毛辞采非不美,再拜焚香符水前。
驱邪院中诸将吏,或书或画纵横县。
网山有灵应大笑,安得师友尚流传。
畏夏苦执热,开轩除郁蒸。
檐前鸟雀喧,朝旭上朱甍。
席间裁函丈,诗书浩纵横。
槃礴环堵间,幽独怀友生。
古人在黄卷,千载使我倾。
出门窥物变,草木各鲜荣。
青青墙东竹,见汝忽眼明。
爱玩不能忘,移根傍轩楹。
俯仰与竹俱,定交见深情。
不是无朋友,此君冰玉清。
风吹万籁响,寒梢韵竽笙。
我独哦其间,诗作秋虫鸣。
琅玕亦有实,期汝向秋成。
凤凰何时来,翙翙翔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