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不系(bù xì)的意思:不关心,不在意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鸿序(hóng xù)的意思:指大而有序的局面或排场。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天路(t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天堂的道路或通向成功的道路。
一行(yī xíng)的意思:一行指的是一排或一行人或物,也可以表示同一行业或同一职业的人。
征鸿(zhēng hóng)的意思:征鸿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出征的军队向很远的地方出发,比喻远行。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宋朝薛朋龟的《见雁》诗,以雁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寒衣九月授他乡”,描绘了九月时节,诗人身在他乡,收到家人寄来的寒衣,这既是一份温暖的关怀,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接着“遂见征鸿序一行”,在收到寒衣的同时,诗人看到了南飞的大雁,它们成行有序地向南迁徙,这一景象引发了诗人对远方的联想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秋色未深先避雪,边声忽到又随霜”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大雁在秋天未深时便开始躲避即将到来的严冬,而边疆的声音(可能指战争或边防警报)在秋霜初降时突然传来,这些都让诗人感到了时间的紧迫和生活的不易。
“曾愁天路罹矰缴,只想中原食稻粱”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大雁飞行途中可能遭遇危险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安定生活、丰衣足食的向往。这里的“矰缴”比喻危险和困境,与大雁的飞行相对照,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最后,“汉使不归书不系,至今塞有客沾裳”两句,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期盼。这里“汉使不归”暗喻了国家分裂、亲人分离的现状,而“书不系”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传递书信、表达思念的无奈。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雁的形象,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牵挂、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渴望,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羁旅行
十年作客不停足,前日荆扬又川蜀。
晓行面垢当北风,无酒可沽忍空腹。
阿奴炊黍官路边,风餐露饮谁将怜。
暝投村店借一宿,主人索我屋租钱。
人生出门即辛苦,何况年年别乡土。
水深巫峡愁蛟龙,日落荒山畏狼虎。
今日方知作客难,频年临水还登山。
远游纵得千金好,不如在家贫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