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从圆月来,还向魄初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下(bái xià)的意思:白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白”表示无意义或没有结果,而“下”表示失败或失去。因此,白下的基本含义是指努力付出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或收获。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短书(duǎn shū)的意思:指篇幅很短小的书籍,也可以形容文章或书籍内容简短。
九华(jiǔ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非常美丽动人。
情素(qíng sù)的意思:指情感和感情的因素,也可以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
如故(rú g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不变的样子
童孺(tóng rú)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宛童(wǎn t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举止像小孩子一样天真可爱。
奚囊(xī n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见识等非常狭窄。
下时(xià shí)的意思:指逆境或困难时期。
相慕(xiāng mù)的意思:相互倾慕、彼此欣赏
虚情(xū qíng)的意思:指表面上的虚假情感或虚伪的感情表达。
圆月(yu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的形状圆满明亮,也比喻事物的完美和美好。
圆缺(yuán quē)的意思:指完整的圆形缺少一小部分,形容事物不完美或不圆满。
赠君(zèng jūn)的意思:赠送给你,给你送上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怀瑞所作的《送谭影木再游吴(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友人谭影木即将再次前往吴地的离别之情和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君从圆月来,还向魄初去”,以圆月象征圆满与美好,而“魄”则是指月亮逐渐亏缺的过程,暗喻着离别与变化。诗人用圆月的完整与魄的消逝,表达了对友人谭影木即将离开的不舍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接着,“圆缺感赠君,奚囊不肯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于友情的珍贵,即使在分别之际,也希望能够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但时间却总是无情地流逝,无法停留。
“忆晤白下时,称诗宛童孺”,回忆起与谭影木初次相遇的场景,那时的他们如同孩童般纯真,通过诗歌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友情的纯真,也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丱角复出门,九华远相慕”,描述了谭影木再次踏上旅程的情景。他带着对九华山的向往,再次出发,这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友情的依恋。
“得句知渐新,逢人岂如故”,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再遇到旧识,也难免会感到陌生,友情似乎也在不断的变化中逐渐淡去。
最后,“豁恨袖短书,三载虚情素”,诗人希望谭影木能够放下心中的遗憾,尽管分别在即,但三年的友情已经足够珍贵。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时间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