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也速于售,再献甘灭趾。
在玉庸何伤,惜君两足耳。
何伤(hé shāng)的意思:表示没有什么可伤心或可悲的事情
昆山(kūn sh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如美玉一般纯洁无瑕。
内美(nèi měi)的意思:指人的内心美丽,即品德美好、内在美。形容人的心地善良、高尚。
璞玉(pú yù)的意思:指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人未经修饰或磨炼的本质。
石齿(shí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牙齿坚硬如石头。
外质(wài zhì)的意思:指外表现象与内在实质不一致,外在形态与内在本质不符。
顽石(wán shí)的意思:指坚硬、难以动摇的人或事物。
惟其(wéi qí)的意思:只有;仅仅有
庸何(yōng hé)的意思:庸俗之人。
再献(zài xiàn)的意思:再次献上,再次贡献。
自衒(zì xuàn)的意思:自我吹嘘,自夸自擂。
这首诗以昆山之璞玉为喻,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首句“昆山有璞玉,外质而内美”描绘了璞玉的外表平凡,但内在却极为珍贵,暗喻那些才华横溢但外表平凡的人。接着,“惟其不自衒,故与顽石齿”指出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自我炫耀,而是内在的品质,如同璞玉与普通石头无异,但其内在价值远超后者。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在美的重要性。
“和也速于售,再献甘灭趾”则进一步阐述了璞玉的价值被发现的过程。这里的“和”可能指的是玉石的温润质地,比喻才华的显现需要时间与机会。诗人用“速于售”来表达才华一旦被赏识,就能迅速得到认可和利用。“再献甘灭趾”可能是指再次贡献自己的才华,即使面临困难或牺牲,也在所不惜。
最后两句“在玉庸何伤,惜君两足耳”表达了对人才被忽视的惋惜之情。诗人认为,璞玉即便被埋没,其本质并未受损,只是可惜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才,他们的双脚(象征行动与实践)可能因此而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对人才价值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公平的渴望。
过我诸公子,寂寥非世娱。
茶须亲碾试,酒可倩行沽。
日永乌皮几,窗寒竹火炉。
不来寻翰墨,僮仆解吴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