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玉簪花和希纯(其一)》由宋代诗人刘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簪花的独特魅力与高洁品质。
首句“有香无色不因春”,巧妙地描绘了玉簪花的特质——它虽没有鲜艳的颜色,却在春天里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展现出一种超越外在形式的内在美。这不仅赞美了玉簪花的自然属性,也暗喻了那些不以华丽外表示人,却拥有独特魅力与内在价值的人。
接着,“端是书生席上珍”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玉簪花在文人雅士心中的地位。在古代,文人墨客常以花为题,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志趣。玉簪花因其高雅的气质,成为了文人聚会时的珍贵之物,象征着知识、才华与高洁的品德。
“同作齑盐赋诗客”,这里使用了“齑盐”这一形象,比喻生活中的平凡事物。玉簪花虽不起眼,却能与这些日常之物一同成为诗客们吟咏的对象,体现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这不仅是对玉簪花的赞美,也是对那些能在平凡中发现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的人们的颂扬。
最后,“定非歌舞赏花人”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玉簪花不同于那些只知歌舞享乐之人。它更倾向于被那些懂得欣赏其内在美、追求精神层面价值的人所青睐。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玉簪花的尊崇,也传递了一种生活态度——追求精神的富足与高雅的品味。
综上所述,《玉簪花和希纯(其一)》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玉簪花的独特魅力及其象征意义,同时也传达了对高洁品格与精神追求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沁园春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