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云连塞起,渭水入关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陆 介 夫 学 士 通 判 秦 州 宋 /梅 尧 臣 从 来 戎 马 地 ,飨 士 日 椎 牛 。介 胄 奉 儒 服 ,诗 书 参 将 谋 。陇 云 连 塞 起 ,渭 水 入 关 流 。岂 似 瀛 洲 下 ,穷 年 事 校 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将(cān jiāng)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副将或高级指挥官的将领。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介胄(jiè zhòu)的意思:指人物形象的外表或形容人的容貌。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穷年(qióng nián)的意思:形容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或困苦。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儒服(rú fú)的意思:指遵循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飨士(xiǎng shì)的意思:指得到厚赏的人。
校雠(xiào chóu)的意思:指争辩、争吵、争斗。
瀛洲(yí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岛屿或地方。
椎牛(zhuī niú)的意思:用木棍敲打牛背,比喻用强力手段迫使他人屈服。
- 翻译
- 自古以来就是兵戈之地,每日宰牛犒赏士兵。
身披战甲却身着文士服装,读书作诗也参与军事谋划。
陇山的云雾连接着边塞,渭河之水流入关隘。
哪里比得上在那仙境般的瀛洲,整年忙于校对修订书籍。
- 注释
- 从来:自古以来。
戎马:战争。
地:地方。
飨士:犒劳士兵。
日:每天。
介胄:铠甲。
奉:穿着。
儒服:文士服装。
诗书:读书作诗。
参:参与。
将谋:军事谋划。
陇云:陇山的云雾。
连塞:连接边塞。
渭水:渭河。
入关:流入关隘。
岂似:哪里像。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穷年:整年。
事校雠:从事校对修订书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陆介夫学士通判秦州》。诗中表达了对陆介夫学士赴任秦州的勉励与期望。首句“从来戎马地”描绘了秦州作为边防重镇的历史背景,暗示了其军事性质。接着,“飨士日椎牛”形象地写出当地对将士们的厚待,以牛肉宴饮激励他们。
“介胄奉儒服,诗书参将谋”则展现出陆介夫虽身着武将服饰,却带着文人的儒雅和对兵书诗书的研读,体现了文武兼备的特点。诗人希望他能在军事决策中融入文学智慧。
“陇云连塞起,渭水入关流”两句描绘了秦州的自然风光,云雾缭绕的边塞与渭水入关的壮丽景象,为陆介夫的任职增添了雄浑的背景。
最后,“岂似瀛洲下,穷年事校雠”表达了诗人对陆介夫在秦州不会像在文人聚集的瀛洲那样终日校对书籍,而是要在实际政务中发挥作用的期许。整首诗寓含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边疆治理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采桑子慢.秋别
金风颤叶,那更饯别江楼。
听凄切、阳关声断,楚馆云收。去也难留。
万重烟水一扁舟。锦屏罗幌,多应换得,蓼岸苹洲。
凝想恁时欢笑,伤今萍梗悠悠。
谩回首、妖娆何处,眷恋无由。先自悲秋。
眼前景物只供愁。寂寥情绪,也恨分浅,也悔风流。
木兰花慢·其五饯韩似斋赴江东鹾幕
润寒梅细雨,卷灯火、暗尘香。
正万里胥涛,流花涨腻,春共东江。云樯。
未传燕语,过罘罳、垂柳舞鹅黄。
留取行人系马,软红深处闻莺。悠扬。
霁月清风,凝望久、鄮山苍。
又紫箫一曲,还吹别调,楚际吴旁。仙方。
袖中秘宝,遣蓬莱、弱水变飞霜。
寒食春城秀句,趁花飞入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