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冶秋词十四首·其七》
《冶秋词十四首·其七》全文
清 / 康有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华簪委发翠盘鸾,玉面珠光笔画难。

犹记镜华满月水晶窗下捲帘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画(bǐ huà)的意思:指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也可引申为事物的基本特征或构成要素。

翠盘(cuì pán)的意思:形容绿色鲜艳的盘子。

华簪(huá zān)的意思:指华丽的头饰,比喻虚有其表的外在装饰。

镜华(jìng huá)的意思:指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芒,比喻人的才华或者事物的光彩。

满月(mǎ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状态完美圆满。

水晶(shuǐ jīng)的意思:指透明晶莹的玉石,比喻清澈明亮无暇的样子。

玉面(yù mi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貌,皮肤白皙如玉。

珠光(zhū guāng)的意思:指珍贵的珠宝散发出的光彩,比喻美好、闪耀的光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华簪委发翠盘鸾”以华丽的发簪比喻女子的秀发如翠色盘龙般优美,形象生动。次句“玉面珠光笔画难”进一步赞美了女子的容颜,说她的面容如同美玉般晶莹,其光彩难以用笔墨描绘,展现了女性的细腻与光彩照人。

第三句“犹记镜华开满月”,诗人回忆起女子在明亮如镜的妆容中,宛如满月当空,透出一种皎洁的美,暗示了女子的娴静和内在的光辉。最后一句“水晶窗下捲帘看”,通过“水晶窗”这一意象,营造出清冷而透明的氛围,女子轻轻卷起窗帘的动作,透露出她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淡淡的落寞情绪。康有为作为晚清末年至近代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时代和个人的情感烙印,这首《冶秋词十四首》(其七)也不例外。

作者介绍
康有为

康有为
朝代:清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猜你喜欢

妙华庵登楼望太湖

野寺人天外,危楼烟雨中。

三山凭槛接,一水挂帆通。

浪迹俱成幻,浮生并悟空。

壮游浑已倦,徒自愧长风。

(0)

哀弟子约四首·其二

一官聊自免,万事若无营。

琴综逍遥罢,书诠道德成。

惠连嗟令弟,法护愧难兄。

何悟桃园赏,重来异死生。

(0)

送清甫游京师

少年轻远别,相送欲牵衣。

记室文章似,平原肝胆非。

草芳过楚歇,花落渡淮稀。

更有帷堂恨,霜时定忆归。

(0)

悼张聚之二首·其二

居然花月在,良友竟无存。

易下齐山泣,难招湘水魂。

蓬蒿仍旧舍,松柏已新原。

扶醉因埋骨,空思听妇言。

(0)

悼张聚之二首·其一

宪也初非病,桑乎竟是灾。

梁空闻燕语,门掩见花开。

穗帐春风冷,藜灯夜雨哀。

从今断鸡黍,那复故人来。

(0)

宿太华寄答周子

移文谢周子,余在草堂眠。

竹径云初合,薇轩月自悬。

秋光涵一水,夜雨净诸天。

即境虽云异,看心共是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