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医(dà yī)的意思:指精通医术、医术高明的医生或医师。
读经(dú jīng)的意思:指按照经典的文字进行阅读和学习。
净尽(jìng jìn)的意思:完全消耗或耗尽
经治(jīng zhì)的意思:
筹划治理。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踈击以节繁絃之契,是以经治必宣其通,图物恒审其会。” 宋 苏辙 《上皇帝书》:“聪明睿智,博达宏辩,文足以经治,武足以制断。”《金史·移剌道传》:“户部经治国用,卿其勉之。”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贪嗔(tān chēn)的意思:贪嗔是指人们贪图财富、物质享受和怀有嫉妒心理,这是佛教中所说的三毒之一。
无缘(wú yuán)的意思:没有缘分或者机会。
相应(xiāng yìng)的意思:相符合;相符合的
医王(yī wáng)的意思:指医术高明的医生,也可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具有卓越才能和地位的人。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真性(zhēn xìng)的意思:真实、真诚的性格或品质。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 鉴赏
这首诗以佛教思想为背景,探讨了佛法与众生之间的关系以及修行的真谛。诗中以“佛为大医王”开篇,形象地将佛陀比喻为治疗众生心灵疾病的大医王,暗示佛法如同良药,能够治愈人们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
接着,“留经治众病”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经典在佛法中的重要性,如同医王所留下的药方,可以用来治疗众生的种种精神疾病。然而,“众生虽读经,展转不相应”揭示了一个现实问题:尽管人们阅读佛经,但往往未能真正理解和实践其中的道理,导致佛法无法直接作用于内心,产生实际的改变。
“病是贪嗔痴,扫除爱净尽”指出贪、嗔、痴是导致人们心灵疾病的根本原因,只有彻底清除这些负面情绪,才能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这不仅是对个体修行的指导,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呼吁。
最后,“贪嗔痴不除,无缘了真性”强调了去除贪、嗔、痴的重要性,只有当这些障碍被消除时,人才能接近真理的本质,实现真正的自我觉醒和解脱。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终极目标的阐述,也体现了佛教追求内在觉悟和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法与实践、个人修行与真理追求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深入理解并实践佛法,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觉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汪舟次兼寄吴野人
大儒惜口珠,群蚁慕膻肉。
窃名因窃钩,杀身苦不足。
酿成盗贼区,甘受排墙戮。
汪君独怆怀,读书破万斛。
倚柱二十年,双趺犹在目。
名动公卿间,紫荆满华毂。
槐板企林宗,草屏羡元叔。
直视如等夷,不以愧幽独。
于时有高士,寄居淮海曲。
身不入州府,何从及荣辱。
唯君能与游,素交久弥笃。
唱和盈百篇,一一归老朴。
君为扬扢之,装潢连卷轴。
吁嗟今之人,噂沓纷相逐。
但食五侯鲭,安知贵菽粟。
岘山望金精
金精之人已飞去,金精之洞窈如故。
天地于尔钟灵奇,峭壁纡回开石户。
世人不识太古意,独此归功汉代女。
忆昔十里出城郭,苍松百树依丹壑。
我当病暑一来休,住此十日胜服药。
何如今来屋其巅,动长子孙老耕凿。
都邑为野山为城,西风日暮俯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