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天 阴 宋 /丘 葵 天 阴 尽 日 黯 无 光 ,白 骨 纵 纵 横 地 霜 。真 鞑 未 多 多 伪 鞑 ,拒 王 不 罪 罪 勤 王 。昔 持 耒 耜 今 兵 革 ,人 食 糟 粮 马 稻 梁 。正 似 镬 汤 无 冷 处 ,年 三 十 六 死 为 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兵革(bīng gé)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变革。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多多(duō duō)的意思:很多,许多
横地(héng dì)的意思:指横冲直撞,任意妄为的样子。
镬汤(huò tāng)的意思:指热闹非凡的场面或繁忙的局面。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耒耜(lěi sì)的意思:指农耕工具,比喻艰辛劳作。
勤王(qín wáng)的意思:勤奋忠诚地为国家或君主效力,维护国家安定和君主权威。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食糟(shí zāo)的意思:指吃了发霉变质的饭糟,比喻受了损失或吃了亏。
天阴(tiān yīn)的意思:天空阴暗,没有阳光。
糟糠(zāo kāng)的意思:形容夫妻感情深厚,互相关心和支持。
纵纵(zòng zòng)的意思:形容纵横自如、来去自如。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年三十(nián sān shí)的意思:指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除夕夜,即新年的前一天。
三十六(sān shí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
- 注释
- 天阴:形容天气阴沉。
白骨:指死亡后的骨头,可能暗示战争或灾难的残酷。
真鞑:指真正的蒙古人。
伪鞑:指假冒或非真心效忠的蒙古人。
耒耜:古代农具,象征和平生活。
兵革:兵器和甲胄,象征战争。
糟糠: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困苦。
镬汤:大锅里的沸水,比喻极热或严酷的环境。
三十六:这里可能寓意寿命短,也可能表示某种特殊含义。
- 翻译
- 整日阴沉没有阳光,白骨遍地覆盖着霜冻。
真正的蒙古人不多,多数是伪装的,他们对王权既不忠诚也不反抗。
过去拿着农具,现在却成了战士,人们只能吃糟糠,马匹也只配吃稻谷和高粱。
就像滚烫的大锅没有冷却的时候,活到三十六岁就被视为长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带来的荒凉与悲哀图景,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怀念。
"天阴尽日黯无光,白骨纵纵横地霜。" 这两句以阴沉的天气为背景,描绘出战场上白骨如霜,死者遍野的惨烈景象,展现了战争所带来的毁灭和死亡。
接下来的"真鞑未多多伪鞑,拒王不罪罪勤王。" 通过对真假鞑靼(一种古代民族)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愤慨和无奈,以及对统治者的质疑。
而在"昔持耒耜今兵革,人食糟糠马稻粱。" 中,诗人通过对农具与武器、粗劣食物与良好饲料的对比,强调了战争所带来的生活变迁和困顿。
最后,"正似镬汤无冷处,年三十六死为长。" 这两句以沸腾的镬汤(古代烹煮器具)比喻战乱之烈,再次强调了战争中生命易逝,年轻就死去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生与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于战争所带来后果的深刻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梧冈臧都宪总制宣大
梧冈老子真不孤,紫髯渠帅看如无。
博带宽衣拜天子,备边再出军飞狐。
朔方健儿名惯战,此老胸中元十万。
帐前猛将胆通身,不道天山定三箭。
冻解风轻二月来,长城四望无氛埃。
细草晴川断南牧,日日祗见阳春回。
君不见正德年间本安堵,开边市勇浑相误。
肌推髓剥尽行宫,宣大祗今尚无土。
铁棋亭歌
吾乡朱侯颇好奇。邀我走马黄花湄。
又向崔巍访张果,云有石枰留铁棋。
下马谛视真奇古。三十二枚范金土。
一枚直重四十铢,可惜神仙不留谱。
有唐逮今百千年。阅尽沧桑几变迁。
此物疑有鬼神护,雨淋日炙尚依然。
公馀更约恣游赏。作亭覆之殊疏敞。
丁丁伐木起云端,每值良辰惬孤往。
我闻侯治政绩明。民安堵兮岁功成。
废者复之颓者举,坐听四境胪欢声。
即今翼然亭高妙。邦人来游呼且笑。
春花秋月担壶觞,从此流风遍岭峤。
他日仙人倘息凫。旧时遗局记应无。
问谁为亭意孔都。佥曰为我父母侯姓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