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求(chuī qiú)的意思:形容人言辞浮夸,空洞无物。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门生(mén shēng)的意思:门生指的是学生或弟子。在古代,门生是指拜师学习的人,现代多用来形容得到某人指导并受其影响的人。
生致(shēng zhì)的意思:
活着或新鲜地送到。《史记·李将军列传》:“单于素闻 广 贤,令曰:‘得 李广 必生致之。’”《新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 袁傪 之破 袁晁 ,擒其伪公卿数十人,州县大具拲梏,谓必生致闕下。”
太师(tài shī)的意思:指宰相、大臣,也用来指代有才能、有经验的人。
驭边(yù biān)的意思:掌控边疆,驾驭边界。
瞻言(zhān yán)的意思:瞻仰着说话的人的言辞,表示对其言辞的高度赞赏和重视。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旭所作的《二月十八日读史》。诗中以历史为镜,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思考。
首句“韩诛彭醢瞻言渐”,借用历史典故,暗指韩信和彭越两位名将被杀的历史悲剧,暗示在权力斗争中,忠诚与能力往往难以得到善终。同时,“瞻言渐”三字,既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也隐含了对当前局势的担忧,预示着未来可能发生的不测。
次句“东海萧生致可忧”,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虑。东海萧生,或指东海之滨的某位贤士,也可能暗喻某种潜在的危机。此句通过“致可忧”的表述,强调了这种忧虑的严重性,预示着某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正在酝酿之中。
后两句“但有太师驭边手,门生何术更吹求”,则直接点明了对当权者的期待与质疑。这里的“太师”象征着有能力、有威望的领导者,而“驭边手”则是指能够稳定边疆、维护国家安宁的角色。诗人在此提出疑问,如果只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稳定局面,那么其他所谓的“术”(策略、方法)又如何能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对当前治理方式的反思,也是对如何培养更多优秀领导人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忧虑。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蕴含了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切,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忧国忧民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除架
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
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
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
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
经行岚州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