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人对梅子的独特品味,以及在青子亭中品尝梅子时的雅致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反问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对美味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杭人食梅不待酸”,开篇即点出杭州人对梅子的喜爱,他们无需等待梅子自然酸涩,而是以豆粒般大小的梅子点缀于金盘之中,享受其独特的风味。“豆样”二字形象生动,既表现了梅子的大小,也暗示了其精致可口。
“荐金盘”则进一步强调了梅子作为美食的珍贵与高雅,金盘的使用更增添了食物的华贵感,体现了杭州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若教青子亭中坐,看有何人不整冠?”最后两句通过假设情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青子亭,作为品尝梅子的地点,本身就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气息。诗人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尝梅子,会有谁不被吸引,不由自主地整理衣冠,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尊重与欣赏呢?这不仅表达了对梅子美味的赞美,也反映了对优雅生活态度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杭州人独特饮食习惯的描绘,以及对青子亭这一特定场景的渲染,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对美食、雅趣与生活美学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乔考功种竹
考功忆南曹,新竹旧所艺。
岁寒凡两经,不见霜雪厉。
虚怀效前修,浅薄谅非计。
斐然淇水涯,千秋一根柢。
独立良可嘉,群居亦何戾。
体疑墨君诬,用笑楮生敝。
城中地如金,省庭更难诣。
植之固由人,长养荷天惠。
醴酒散馀酣,医俗得妙剂。
等閒供听观,淡中有真丽。
风清玉声流,月暗金影翳。
结实虽未成,凤鸟或来憩。
主人道眼明,许与松齐岁。
岂无一视心,馀卉直柔脆。
我将节下题,相过及春霁。
酒间短歌次吴太史
延陵太史文之豪,手持椽笔轻一毫。
却厌漆镂思匏陶,别筑坛社延风骚。
健如风舸凌秋涛,元气浩浩天滔滔。
忽入冰壑难容舠,豫章言必称禹皋。
下视元白等播鼗,坐令万类归笼牢。
间出水碧兼金膏,关西夫子真凤毛。
咳唾中律鸣鸾刀,风吹锦服飘双绦。
仙骨曾啖瑶池桃,手持权衡有纵操。
收敛英迈胸中韬,彼哉坐井吝以骄。
瑞物一见辟百妖,裁之品藻谁能逃。
深许抱瓮恶桔槔,一日千里不觉劳。
何尝仰首逢人号,我喜麻直能扶蒿。
起家江左大布袍,两以文字魁群髦。
宝鉴出匣弓辞韬,东陵野人随羽旄。
不饮自醉黄生醪,雅终奏俗空嘈嘈。
不可得麾安可招,自知一著良独高。
《酒间短歌次吴太史》【明·邵宝】延陵太史文之豪,手持椽笔轻一毫。却厌漆镂思匏陶,别筑坛社延风骚。健如风舸凌秋涛,元气浩浩天滔滔。忽入冰壑难容舠,豫章言必称禹皋。下视元白等播鼗,坐令万类归笼牢。间出水碧兼金膏,关西夫子真凤毛。咳唾中律鸣鸾刀,风吹锦服飘双绦。仙骨曾啖瑶池桃,手持权衡有纵操。收敛英迈胸中韬,彼哉坐井吝以骄。瑞物一见辟百妖,裁之品藻谁能逃。深许抱瓮恶桔槔,一日千里不觉劳。何尝仰首逢人号,我喜麻直能扶蒿。起家江左大布袍,两以文字魁群髦。宝鉴出匣弓辞韬,东陵野人随羽旄。不饮自醉黄生醪,雅终奏俗空嘈嘈。不可得麾安可招,自知一著良独高。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2167c706dfaa43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