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桃栽罢还惆怅,忆得淮阳旧种花。
《堂前种二桃诗示秬秸》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堂 前 种 二 桃 诗 示 秬 秸 宋 /张 耒 平 昔 殷 勤 向 物 华 ,谁 知 憔 悴 客 天 涯 。双 桃 栽 罢 还 惆 怅 ,忆 得 淮 阳 旧 种 花 。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堂前种二桃诗示秬秸》。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景象的追忆和现实中的孤独与落寞。
“平昔殷勤向物华”一句表达了诗人过去热情地面对世间万物,享受着它们的繁盛与美好。这里,“物华”指的是自然界中美好的景象,如花开、草绿等,而“殷勤”则表现出诗人的热切和深情。
接着,“谁知憔悴客天涯”一句却转折成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在异乡作客,感到孤单与忧伤,不再是过去那般积极地面向世间,而是成了“憔悴”的旅人。在“天涯”,即远离家乡的地方,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哀愁。
“双桃栽罢还惆怅”一句中,“双桃”指的是诗人亲手种植的两棵桃树。虽然已经完成了种植,但诗人的内心依然是“惆怅”的。这不仅表达了对劳动成果的一种满足感,更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即使在自然中寻找慰藉,也无法完全抚平内心的孤寂。
最后,“忆得淮阳旧种花”一句,诗人回想起过去在淮阳种过的花朵。这里的“忆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旧种花”则是那些已经成为记忆的美好事物。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眷恋和不舍,正如他对自然界的热爱一样,对过去的生活也是充满着深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种植桃树、回忆旧日繁华景象以及对旅途中的孤独感受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时刻的珍惜和对现实中的孤立无援的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杨心卿过孤山访静传不遇自游和靖祠下明日奉寄二高士
飞仙又向别峰游,竹下閒房且小留。
满鬓朔风吹客帽,倚阑落日在渔舟。
梅花路冷难寻冢,葑草田荒半作洲。
独往独来沙鸟怪,山空木短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