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蟾光(chán guāng)的意思:指月光或明亮的光线。
飞觞(fēi shāng)的意思:指酒杯或酒盏飞溅洒出酒来。比喻饮酒欢乐。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顾况(gù kuàng)的意思:考虑周全,顾及情况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会友(huì yǒu)的意思:结交朋友,交往社交。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三益(sān yì)的意思:三益指的是三种益处或好处,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个人利益。
觞客(shāng kè)的意思:指在宴会上担任主持人的人。
蜃气(shèn qì)的意思:指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况。
四并(sì bìng)的意思:四个并列的事物或概念合并在一起。
唐诗(táng shī)的意思:指唐代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
娱情(yú qíng)的意思:以娱乐方式表达情感或满足感情需求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烛夜(zhú yè)的意思:在夜晚点燃蜡烛,继续工作或学习到很晚的意思。
- 注释
- 烛夜:夜晚。
飞觞:举杯畅饮。
客在山:客人在山上。
粘天:连接天空。
水阔:水面开阔。
蟾光:月光。
捲海风:吹动海风。
蜃气:海市蜃楼的景象。
会友:聚会朋友。
三益:有益的朋友。
四并:四种难以寻觅的人才。
能诗者:擅长作诗的人。
顾况:唐代诗人。
- 翻译
- 夜晚蜡烛照亮饮酒的客人在山上,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升上云端。
天空广阔,水面映照着湿润的月光,海风吹过,带起的蜃气让人感到寒冷。
聚会中有益的朋友都在,不必遗憾无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宴席上很高兴有擅长作诗的人,就像唐代诗人顾况一样才华横溢。
-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的诗《即席和卫山斋韵并呈顾渊白路教》是黄庚所作,诗人以夜晚烛光下饮酒赏月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聚会的场景。首句“烛夜飞觞客在山”展现了夜晚宴饮的热闹气氛,客人身处山中,举杯共度良宵。接着,“同看明月上云端”写出了众人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升上天空,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粘天水阔蟾光湿,捲海风高蜃气寒”两句,通过描绘水面映照的月光湿润,以及海风吹过时带起的寒意,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清冷与辽阔。诗人运用“粘天”、“捲海”等词语,展现出画面的广阔与动态感。
“会友幸逢三益在,娱情休恨四并难”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庆幸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尽管人生路途中的困难重重,但此刻的欢聚足以弥补一切。最后,“座中喜有能诗者,便作唐诗顾况看”点题,赞美席间有才华横溢的诗人,暗示自己也愿效仿唐代诗人顾况,即兴创作,共享诗酒之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描绘了月夜景色,又寓含了人情世故,体现了宋末元初诗歌的雅致与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为隘庵先生题南窗寄傲图
琴书静对,共素心、除有孤松千尺。
一角云山风雨外,高致幼舆消得。
浮海苍茫,问天沈醉,有恨凭谁识。
据梧深坐,篆烟萦损寒碧。
堪叹陶令当年,义熙题遍,总是伤心笔。
万一东篱寻旧约,吾骨嶙峋犹昔。
珍重秋期,料量清课,暂许红尘隔。
羲黄㝱到北窗,无此闲逸。
蝉鸣黄叶汉宫秋
汉苑人何在,秋声水一方。
鸣蝉犹抱树,密叶早经霜。
似共吟情老,先催暮色凉。
草随深径绿,烟锁阁门黄。
冷咽怜齐女,雄风忆武皇。
苍茫连灞岸,凄切问长杨。
鬓影瑶阶月,琴眠柘馆床。
故宫三十六,鸦背几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