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斗嵘尔姿,气谁测中荏?
敢有寸梃持,来窥甲士寝。
幸哉董氏狐,笔能铲流品。
这首诗《述意十六章(其九)》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和场景,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表达。
首句“山斗嵘尔姿,气谁测中荏?”以山峰的雄伟形象起笔,象征着高尚人格的坚定与不可测度的内在力量。接着,“敢有寸梃持,来窥甲士寝”则描绘了敢于挑战权威、守护正义的形象,暗喻了对不公与压迫的反抗精神。
“侩屠乘驷车,咄嗟命难谌”两句,通过对比宰相与屠夫的地位与行为,揭示了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异以及权力与道德之间的矛盾。宰相乘坐驷马高车,看似威风凛凛,实则难以预测其内心的真实意图;而屠夫虽地位卑微,却可能拥有更为纯粹和坚定的道德立场。
“幸哉董氏狐,笔能铲流品”赞扬了董狐这样的历史记录者或公正之士,他们凭借笔力,能够揭露真相,清除社会上的种种偏见与不公。这里借董狐之名,表达了对公正与真理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抱石昆崙眠,庶几得高枕”以自然界的景象结束全诗,暗示了诗人希望像抱石沉睡在昆仑山一样,远离尘世的纷扰,获得心灵的宁静与解脱。同时,“高枕”也象征着理想中的安宁与满足状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探讨了人性、权力、道德与理想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